PLOS Med:计算机辅助诊断程序让医生更早发现脑肿瘤的生长
2019年6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近日发表在开放获取杂志《PLOS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过程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发现较低级和体积比较小脑部肿瘤的生长,该研究由来自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的Hassan Fathallah-Shaykh及其同事们一起完成。然而,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定早期肿瘤生长检测所支持的早期治疗干预是否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
我国男性勃起障碍诊断标准有望标准化
5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行的第14届仁济男科论坛暨第二届中美欧男性健康高峰会议上,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卢慕峻透露,我国男性勃起障碍(ED)诊断标准有望进一步标准化。与会专家呼吁,控制体重、切勿熬夜、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有氧锻炼,可有效防止ED的发生。据大会主旨报告发言人、北美性医学前任主席王润教授介绍,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加大、老龄
乳腺X线断层影像的微钙化簇自动检测技术研究获进展
微钙化簇是乳腺癌重要的早期征象,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恶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X线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是一种断层合成技术,它能够克服传统二维乳腺钼靶因组织重叠而影响病变观察的问题。在不均匀致密型和致密型乳腺中,DBT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明显优于二维乳腺钼靶。但DBT对于微钙化簇的显示和定性存在诸多不足。DBT采用多角度的低剂量投
Nat Med:利用人工智能准确地诊断肺癌,准确率高达94%
2019年5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软件工程师和临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产生了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该程序使用图像来预测哪些人将患上肺癌,准确率为94%。这个研究团队发现这个算法与放射科医师基于同一个人的多次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筛查癌症一样准确,并且当它仅能从一个人那里获得一次扫描时,它的表现优于医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
康泰瑞影亮相CMEF:由AI驱动的针对数字放射成像的影像增强方案Altumira™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科技巨头和资本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医疗产业,大批细分领域的初创公司也蓄势待发。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带来新挑战。不管从政策红利到技术创新红利,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
BioMind ™:神经影像AI探路者,亮相2019CMEF引关注
5月14日, 2019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召开,神经影像AI领域领军者BioMind ™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的目光。其实,早在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官方新闻发布会上, BioMind ™就被两次点名:一次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的发言,一次则出自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的口中。 在逐渐热闹的医疗AI赛道上,BioMind ™
更快更便宜诊断癌症 全身MRI优于标准流程
近日,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和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journals两本期刊同时分别上线了全身MRI检查在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中的试验结果。两项前瞻性试验均表明,与现有标准流程相比,全身MRI能够有效缩短癌症分期的诊断时间,并且大幅减少了患者费用。在同期刊发的社论中,德国勃兰登堡医
JCI Insights:新型生物标志物可诊断严重肾脏过敏反应
2019年5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研究人员最近研究确定了尿液中的两种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可能有一天可用于更好地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AIN)。AIN是一种未被诊断但可治疗的肾脏疾病,短期内会损害肾功能。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永久性损伤或肾功能衰竭。这一发现发表在2019年5月16日的《JCI Insights》期刊上。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管的炎症和肿胀为特
Neuropsychologia:新研究有助于痴呆症的早期诊断
2019年5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亚利桑那大学和多伦多大学Baycrest健康科学中心的最新研究,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某种形式痴呆的早期检测方法。根据上个月发表在Neuropsychologia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患有罕见神经退行性脑疾病(称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或PPA)的患者在MRI扫描结果看起来结构正常的区域显示脑功能异常。“我们想研究变性如何影响大脑的功能,”该研究的主
PNAS:检测染色体的平衡有助于癌症恶化的诊断
2019年5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多数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任何与这个数字的偏差对于细胞都是致命的,并且一些遗传性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是由染色体的异常数量引起的。几十年来,生物学家也已经知道癌细胞通常具有太少或太多的一些染色体拷贝,这种状态称为非整倍性。在一项关于前列腺癌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更高水平的非整倍性导致患者的致死率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