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趋进化揭示了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组差异

这是一个基于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组tRNA组成的系统树(Credit: Image: Eva Novoa (IRB Barcelona))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8

神经元活动三维展示:新技术让科学家能够监测线虫的整个神经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和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创建了揭示了整个生活的动物的大脑中神经活动的成像系统。

2014-05-20

Genes & Devel:杨茂君等阐明Hat1p/Hat2p复合物识别新合成的H3和H4源二聚体的分子机制

2014年5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在《Genes & Development》(基因与发育)发表名为 “Hat2p recognizes histone H3 tail to specify the acetylation of newly-synthesized H3/H4 heterodimer by H

2014-05-19

科学家在线虫身上找到长生不老的秘密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秘密,饥饿状态下可使细胞进入静止阶段,身体发育停滞。秀丽隐杆线虫在饥饿状态下可处于“长生不老”,身体发育停滞,当恢复食物摄入时,进入正常发育,但其寿

2014-06-25

Cell Rep:联合突变或可明显延长线虫的寿命 为抗衰老疗法提供思路

联合突变可以使得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延长5倍。

2013-12-14

Ann Neurol:麻醉药氟烷如何诱导哺乳动物大脑中的老年痴呆样变化?

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与哺乳动物大脑中老年痴呆样变化的关系可能是由药物对线粒体的影响引起的,其中线粒体是大多数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结构。在这项将发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上的研究中,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异氟烷的服用损伤了小鼠在学习和记忆标准测试中的表现,这一结果在服用另一麻醉药地氟烷时没有观察到。他们还找到了两种药物对线粒体功能有明显不同影响的证据。

2012-11-18

张宏等研究线虫自体吞噬过程获新进展

近日,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线虫中的PI3P结合蛋白EPG-6在自体吞噬(autophagy)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于7月28日在线发表在著名生物学杂志《细胞》(Cell)旗下的子刊《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张宏研究员,博士后路群为文章的第一作者。该项研究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资助。

2012-11-18

PRSBBS:牙形虫有已知自然界中最的牙齿

近日,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sharpest tools in the box?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nodont element functional morphology

2012-11-18

PNAS:香蕉植株对线虫害虫采取化学防御

一项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减少全世界香蕉产量的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的攻击,香蕉栽培品种制造出了束缚并杀死这种线虫的化合物。

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