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开启长期免疫的"分子开关"
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个能负责保存抗体产生细胞的蛋白,使得身体在感染或者疫苗接种后,能保持长久的免疫状态。这种叫做Myb蛋白质的存在,是抗体生成浆细胞迁移到骨髓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能够使它们在骨髓中保存很多年,甚至几十年。这篇研究发表在最近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Oncogene:打破细胞能源站,开启“肿瘤模式”
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线粒体—细胞能量生产中心的缺陷,在正常细胞癌变的过渡中起到关键作用。在这篇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寻找细胞色素氧化酶C的缺失可能作为癌症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伯豪生物亿元融资,开启“精准医疗、精准检测、精准服务”新格局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东富龙医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投资框架协议。伯豪生物本次B轮融资,融资金额总计超过1亿元人民币。
C&EN:新诊断测试开启个人化医疗时代
根据一项发表在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C&EN)期刊上的研究,一种新类型的医学测试---测试一种药物是够适合一名病人的基因---正为日益增加的个人化医疗铺平道路。
美研制“微针”设备 有望开启无痛注射时代
一提起打针,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针头扎到身上的疼痛,不过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29日报道,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名为“微针”的注射设备,能够避免注射药物时的疼痛感。 研究人员表示,使用微针进行注射不仅能减少疼痛,而且安全度更高,因此它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注射方法。此外,这种设备还能用于一些比较危险的疾病(如艾滋病)的DNA注射。
医药品牌·沉淀的社会责任——化药品牌推荐投票工作已全面开启
备受医药行业关注的“2012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以下简称“品牌峰会”)的品牌推荐工作目前已进入公众和医生投票阶段。记者从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国药励展了解到,为保证此次投票过程的公平和公开,主办方从8月20日开始,在品牌峰会官网等平台上开辟了投票通道,随时接受媒体和舆论监督,关注者可随时登陆上述平台进行投票并查看结果。
人造物体飞出太阳系的时刻正在来临
新华社洛杉矶3月20日电(记者郭爽)美国研究人员20日发表报告说“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脱离太阳系,不过美国航天局官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还不能确认这一点。这些争论表明,人类正在迎来人造物体飞出太阳系的历史性时刻。
诺奖开启4000亿美元干细胞产业大门
日本的山中伸弥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毕生的目标便是将这种干细胞技术带到病床边,带到病患前,带到诊所中……”。 山中伸弥“快”到出人意料的获奖,一下子激起了各方对干细胞治疗的探讨。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在微博上表示,他们的获奖“会不会给目前国内矫枉过正的干细胞治疗带来‘冬天里的一把火’?”。这对从事脐带血干细胞存储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说,或许是一利好消息。
Cell Stem Cell:基因Mesp1开启可以使干细胞发展成心脏和肌肉
2013年5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明尼苏达大学Lillehei心脏研究所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通过开启一个单一基因Mesp1,干细胞可以创建成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心脏,血液和肌肉。 研究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博士Michael Kyba表示:以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基因是心脏发育的“主调节因子”,其能阻止其他类型细胞的分化。
手指作“密码”开启保险箱
经过近10年攻关,由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的人体静脉特征识别系统,目前已取得7项专利授权,即将投入实际运用。近日,该系统得到有关安防专家肯定,称其填补了国内高级安保系统的空白。这是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静脉识别系统,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红外线光的特质,将具近红外线感应度的小型照相机对着手指进行摄影,即可将照着血管的阴影处拍摄出图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