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朱应等在宿主抗病毒机制方面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Hepatology(IF:10.885)在线刊登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应教授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ajor Vault Protein: A Virus-Induced Host Factor Against Viral Replication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Type-I Interferon”,文章中...
Cancer:卵巢癌基因检测应先辨对象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不少医生无法区分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和普通风险人群,往往建议普通风险女性接受昂贵的卵巢癌基因检测,却忽视让高危群体接受必要检测。 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小,平均每71人中1人患病;相比之下,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平均每8人中1人患病。但是,目前缺乏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手段,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
AJRCCM:孕妇分娩前后应注意防患肺结核
近日,一项新研究显示,孕妇分娩后6个月内患肺结核的风险会明显上升,因此需要注意相关迹象并加强卫生保健。 英国卫生防护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呼吸道与危重护理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英国在1996年至2008年间约20万名女性分娩前后的医疗记录,结果显示她们在生小孩后6个月内患肺结核的几率要比非孕产期间高出约70%。
生物谷专访赛业(Cyagen)基因敲除鼠专家欧阳应斌博士
【生物谷-BIOONNEWS编者按】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
Ann Intern Med:癌症患者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应天时地利人和
近来,刊登在Ann Intern Me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大部分肺癌患者或是结直肠癌患者会与他们的主治医生讨论对临终治疗方法的选择,但这一讨论往往直到癌症病情发展到晚期才真正进行。
JAMA:结肠镜初次筛检的年龄或应男女有别
据9月28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一项对超过4万个结肠镜筛检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各个接受检查的年龄组中,男性比女性有着更高的晚期肿瘤发病率;从而提示,接受最初结肠镜筛检的个人年龄应该具有性别特异性。
AAS:邹应斌等揭示三定栽培使超级杂交稻产量增加
近日,由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和蒋鹏博士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s of “Sanding” Cultivation Method on Nutrient Uptake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我国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自我血糖监测
中国糖尿病教育现状调查研究组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59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1130(19%)例患者遵照指南的推荐频率进行了规范的自我血糖监测,2105(35%)例患者从未进行过自我血糖监测。
上海应物所智能微型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一步检测
多功能集成、用户友好的便携式现场检测设备在低成本医疗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发展了一种基于“气泡”介导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解决了一步反应完成免疫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实现了多种重要疾病标志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有望为便携式现场生化检测提供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