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立具中国特色氧还平衡新诊疗体系 --复旦大学施冬云课题组在研究靶向氧化还原及精准干预应用策略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施冬云课题组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可以调节体内氧化还原水平的微区化靶向脂质体载体药物,成功调控了糖尿病动物体内微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有效控制了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以《肝靶向Nano-MitoPBN通过改善线粒体氧化还原平衡使得葡萄糖代谢正常化》(Liver-targeted Nano-MitoPBN normalizes glucose metabolis
研究人员发现干预外周感觉神经元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症状
自闭症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精神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社交障碍和强迫症。病情严重会极其影响自身和周围人的正常生活。目前,每59位美国居民之中就有一位罹患不同程度的自闭症。但不幸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仍未出台有效的药物和干预手段。2019年8月8日,来自哈佛医学院David D. Ginty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Targeting Peripheral Somat
国新办举行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措施吹风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加强常用药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负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
研究发现可用于疾病干预的新型肺癌标志物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研究员杨武林、王宏志等在肺癌靶向治疗临床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新型肺腺癌靶向标志物,对其精准干预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相关成果以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1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Lung Adenocarcinoma 为题,发表在美国基因细胞治疗学
研究发现狼疮特异性B细胞干预新靶点
5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晓明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在国际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在线发表了题为Lupus-associated atypical memory B cells are mTORC1-hyperactivated and functionally dysregulated 的研究论文。系统性红斑狼疮
国内首个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
2019年5月25日,中国首个I-IIIA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研究项目,今日在中国深圳宣布启动。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肺癌5年生存率低,7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手术机会,全身化疗一直是这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21世纪初,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进展。随
国内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
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肿瘤学会共同发起的中国I-IIIA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昨日在中国深圳宣布启动。 国内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肺癌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1]。肺癌5年生存率低,7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手术机会,全身化疗一直是这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21世纪初,分子
清华李梢课题组封面报道炎癌转化网络协同效应,阐释中药协同干预机制
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均是我国五大常见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肿瘤前列。从生物分子网络角度来认识炎癌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克服以往单靶标研究模式的局限,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肿瘤的精准预防,促进肿瘤“治未病”。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炎癌转化的生物分子网络,进而以网络为靶标实施有效干预、导向药物发现?这一问题也是复杂疾病防治的共性
医护群体得颈椎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9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医务工作者通常会患有腰部疾病,例如外科大夫长期弯腰手术,护士群体长期弯腰照顾病患等。这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深入。不过,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另一种往往会被忽视的职业病——颈椎病。医护工作者患颈椎病的现状根据早前发表在《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Ot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根据对英国境内
《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发布
为应对我国糖尿病防控新形势,加强促进医防融合,《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3月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华东内分泌代谢病论坛上隆重发布。《共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牵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支持,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学会富有基层糖尿病工作、教育经验的专家组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