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热休克诱发细胞蛋白质聚集的分子机理

当细胞暴露于较高非致死性的温度下时,细胞内的蛋白质聚集体就会形成,这似乎是对压力产生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损伤蛋白的积累似乎并不会在形成过程中被破坏;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当细胞回归到正常温度下时,这种蛋白聚集可以被完全逆转恢复,聚集的蛋白质会被解开重新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本文研究为揭示蛋白质聚集的生物学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5-09-16

J Biol Chem:揭示细菌细胞修饰酶的跳跃改变其基因表达

近日,来自UC Santa Barbara的研究人员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酶,其随着DNA向前移动时酶的能力发生改变可以修饰细菌自身的遗传物质,这项发现为以后生物医药和其它科学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2-11-18

Mol Cell:发现细胞新调节机制来清除不需要的蛋白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研究人员发现与一种罕见的血管疾病相关联的一个缺陷基因让他们发现一种参与决定细胞内大概上千种蛋白的命运的机制。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体内最为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的泛素系统。细胞利用泛素系统除去不需要的蛋白。

2012-11-18

:科学家开发出针对癌细胞蛋白的单抗

2013年3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大多数引起癌变的蛋白都在癌细胞内部,所以抗癌药物的关键就是能够进入癌细胞内部。近日来自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类新型人类单抗,该单抗能够有效进入癌细胞并针对与多种类型癌症相关的蛋白。

2013-03-14

PNAS:药物哌唑嗪抑制细胞吞分选

哌唑嗪结构式,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2012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药物哌唑嗪(Prazosin)是喹唑啉类衍生物,可选择性阻断节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长期用药时,心率和血浆肾素活性不增加或无明显增加。

2012-11-18

Ang Chem Int Ed:科学家首次将纳米马达置于活细胞 助力人类疾病研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首次实现了将小型的合成发动机(纳米马达)置于活的人体细胞中,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利用超声波或者磁力来驱动细胞了。

2014-02-11

Nat Immunol:特定皮肤油脂可激活皮肤T细胞

特定皮肤油脂比如游离脂肪酸和蜡酯等,可激活人体皮肤中的一类T细胞子群,这是《自然—免疫学》上一项研究给出的结论。人们已经发现诸如特应性皮炎和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与皮肤油脂成分的改变有关,此次研究或找到了油脂成分的改变对皮肤病产生影响的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

2014-01-22

Bioeng:人干细胞可大规模制造胚层细胞

多功能干细胞连续6天培养后,对10X放大倍数获得的图片用ImageJ (1.44i)进行分析 加拿大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从人多功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PSC)中制造出医学上有用的数量足够的内胚层细胞(endoderm cell),从而战胜开发糖尿病和肝脏疾病的再生性治疗方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障碍。

2012-11-18

JBC:癌细胞组蛋白与HER-2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一般在癌细胞内过量表达,但是其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近日,来自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Scott K. Kuwada等人表示,癌细胞内非典型组蛋白macroH2A1.2与HER-2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原癌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增生。 研究发现,在HER-2过表达的癌细胞内,非典型组蛋白macroH2A1能够与HER-2相互作用。

2012-11-18

Science:新发现细菌形成细胞矿物质

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光合细菌,它能够控制自身的矿物质形成(钙、镁、钡和锶的碳酸盐),这一结果发表在2012年4月27日的Science上,它揭示了一种机制未知的新型生物矿化作用的存在。这一发现对于解释古化石记录具有重要意义。 蓝细菌(蓝绿藻类原核生物)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注意力,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地球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地促进了大气氧化作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