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
2012年1月10日,美国RainDance Technologies公司、法国圣路易医院和华大基因联合宣布将共同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旨在发现一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新基因突变,为深入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开发有效预防、诊断及治疗新途径奠定科研基础。
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艾拉莫德片上市
1月8日,先声药业宣布: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正式上市。这是一个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风湿类新药。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球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国际上的主要产品都是用于治疗症状,还没有小分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而“艾得辛”——艾拉莫德的上市真正实现填补此项空白,针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行治疗,将为亿万患者带来健康呵护。
ARD:类风湿关节炎与勃起功能障碍相关
近日,发表于《风湿病学年鉴》的一篇论文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与勃起功能障碍(ED)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男性RA患者发生ED的风险较非RA患者高出2/3。 既往研究提示,RA患者可能更易于发生其他疾病,并与心血管风险增高和慢性炎症相关。
PNAS: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耐药性的分子标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上的特征以及治疗反应的特异性受到包括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治疗方式的预测。目前一线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迈向规范化
7月18日,国家风湿病信息论坛暨CSTAR(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论坛在北京举行,享誉国内外的权威专家、教授共襄盛举,共同探讨风湿病学各个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的相关话题是本届论坛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与会专家就完善我国类风关的诊疗规范以及加强对生物制剂的认知和应用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学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基因
BMJ: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房颤和卒中风险高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在线刊登了丹麦的一项全国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房颤风险增高40%,卒中风险增高30%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结果或将改变国际治疗标准
今年4月发表于国际风湿病学权威杂志《风湿病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证明,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单用中药雷公藤多甙的疗效不亚于单用西药。
Ann Rheum Dis: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近日,一项新研究证实传统中国草药雷公藤与氨甲喋呤一样,可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氨甲喋呤是控制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标准治疗药物.
雅培(Abbott)买进Galapagos公司类风湿性关节炎候选药物GLPG0634
雅培(Abbott)与Galapagos签署协议,有关一种口服JAK1抑制剂的开发及商业化。JAK1抑制剂将可能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 雅培(Abbott)公司的药物Humira是世界领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在2011年的销售额高达79.3亿美元。 但寻找能代表"下一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竞争仍然相当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