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线粒体母系遗传或源于细胞“

线粒体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遗传而与细胞的基因组不同。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的这种母系遗传或许源于“自噬”作用,父系的线粒体在受精卵中就被消化掉了。 线粒体主要负责给细胞供应能量。科学家早已认识到,只有母系线粒体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根据这一原理,现代人类的共同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十多万年前的某个非洲女性,即“线粒体夏娃”。

2011-10-19

Science:俞立等揭示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文章中,作者报道了组蛋白乙酰化酶Esa1以及去乙酰化酶Rpd3通过调节自噬发生关键蛋白Atg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

2012-11-18

Sci Transl Med:作用是肿瘤生长所必须

来自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作用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日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细胞的自噬作用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自噬作用的2条基本通路是巨噬作用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作用(CMA)。巨噬作用在肿瘤中的作用已经阐明,抑制巨噬作用可诱发肿瘤的发生。

2012-11-18

Plos One: EV71感染诱导细胞以及凋亡的相互调控关系

2013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院生物学研究所,赵振东教授课题组于2月20日在Plos One上在线发表了名为The Interplays 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Enterovirus 71的研究论文。 论文旨在研究,EV71感染诱导细胞自噬以及凋亡的相互调控关系。

2013-03-13

J Immunol:研究揭示在开发新抗炎疗法中的重要作用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由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学院James Harris博士等人完成的研究表明自噬可调节炎症分子的产生,因此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新消炎疗法的治疗靶点。最近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

2012-11-18

2013诺奖大热门之细胞亮点研究荟萃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将如期而至。近日,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集团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基于研究和引文数据库文献引用计数的预测,基于对其研究被引用情况的全面考察,汤森路透向这些高影响力研究者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并预测他们可能在当年或将来获得诺贝尔奖。

2013-10-07

NSMB:两种蛋白在细胞内可形成体细胞器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两种蛋白在细胞内帮助构建了特化细胞器,对维持细胞健康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开启了大门,研究可以干扰这些细胞器形成的物质,从而促成新的癌症治疗。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2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2013-01-29

Cell:细胞与肿瘤关系研究获进展

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细胞自吞噬抑制剂的发现 9月30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研究进展。文章报道了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细胞自吞噬抑制剂的发现,以及利用这个小分子探针,第一次揭示了两种重要的抑癌蛋白p53和Beclin1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果。 细胞自吞噬是细胞依靠溶酶体降解胞内物质的统称。

2012-11-18

PNAS:控制细胞的分子开关

身体有一个内置的自食称为自噬或系统控制细胞生或死的系统。自噬过程的失调与人类疾病包括神经变性和癌症的发展密切相关。 近日,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牛津路德维格癌症研究学会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调节自噬的关键分子开关。他们还研究了自噬和衰老永久即细胞停止生长之间的联系。

2012-11-18

Autophagy:细胞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对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自噬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对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