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生活在绿色环境中可以降低患代谢疾病的风险
2019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与居住绿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中的中老年人相比,居住在绿色社区中的中老年人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低。这是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一项新研究的主要结论,该研究为绿色空间的健康益处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代谢综合症是一类同时发生的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异常脂肪。它是心脏病,糖尿病或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迄今为止,许多研究已
医药研发政策环境40年蝶变
美国能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制药帝国,跟其背后强大的药品监管机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 FDA)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FDA在药品研发、注册、监管、流通等领域政策法规导向的合理和先进性,对我国药品监管来说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我国药品监管上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回顾每一次改革,多数以旧问题被积压,新问题又出现告终,改革并不深入和彻底。从2015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
PLoS Comput Biol:藻类产生的环境毒素会导致ALS的发生
2019年9月18日 讯/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手段解释了藻类产生的环境毒素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结果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上。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种名为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的环境毒素,在饮食中富含该类毒素的人群中,ALS的发生几率显著增高。(图片来源:Ww
专家解读:人工智能是超声工作的新未来
21世纪的人工智能风潮几乎席卷了所有行业,精准和快速成为人工智能的重点发展目标,国家相关政策也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在医疗领域,尤其是病理与放射读片、手术机器人等方面,智能诊断功能都已初具雏形,但超声领域却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由于超声图像的采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图像的采集受到医生操作制约,不同角度和不同采集位置对于结果存在很大影响,同时超声影像中不同组织结构差异大,采集中的动态图像实施结果传
研究发现药物损伤性微环境中衰老细胞引发肿瘤耐药与免疫逃逸新机制
9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组在Aging Cell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amphiregulin (AREG) derived from senescent stromal cells diminishes cancer resistance and averts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PD‐L1)-mediated im
中华慈善总会瑞百安慈善援助项目一周年 医务志愿者工作点达21家
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安进公司支持的瑞百安慈善援助项目日前宣布,在项目开展一周年之际,在原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5家医务志愿者工作点医院的基础上,新增福州、济南、长沙、西安、成都、乌鲁木齐等全国省会重点三甲医院16家。至此,瑞百安慈善援助项目医务志愿者工作点医院总数达21家,覆盖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极大地方便了全国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患者就诊、获取处方、领取援助药品,使更多
在有噪音的环境下工作也许会提高你的表现
2019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喜欢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而你的同事喜欢安静?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大脑没有那么"嘈杂",所以这种额外的外部噪音会改善你的认知功能。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我们毫不费力地用我们的感官来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收集信息,这样我们就能学到新东西,品尝我们的食物,看我们最喜欢的Netflix节目。我们经常忽略的是,我们的感官正受到"噪音"的轰击,这里指的是随机干扰。
Sci Adv:揭示基因和环境影响机体BMI和身高的分子机制
2019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环境因素或会通过增加或降低遗传性基因突变的效应来影响机体的体重指数(BMI)。研究者发现这恰恰与人类身高相反,影响机体身高的遗传效应在不同环境中是非常稳定的。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确定,对于任何特定的性
研究直观揭示水生植物根际异质性氧环境变化特征和机制
长期以来,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湖泊污染并重建良好水生态环境一直是湖泊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等活动会导致其在根系附近沉积物中形成不同于非根际环境的根际微生态系统,这决定了各种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生物的有效性,被认为是湖泊污染的生态修复的核心区域。因此,开展根际微环境特征研究,对揭示界面污染过程与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根际环境具有明显的微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工作狂们请注意:长时间工作会增加中风风险!
2019年8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澳大利亚的工作时长排在最后三分之一,13%的人每周的带薪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长时间工作对我们的健康有害。法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长时间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或更长时间,会增加我们患中风的风险。其他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睡眠质量较差。工作时间过长也会增加吸烟、酗酒和体重增加的可能性。长时间工作对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