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群体同步激活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蒲慕明研究组利用光遗传技术同步激活小鼠不同皮层区域的神经元细胞群,发现大量神经元群被重复激活会造成局部和全脑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强的现象。这种增强效应需要大脑皮层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的大量神经元被共同激活,且还依赖于NMDA受体的活性。此外
古老孑遗植物独叶草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但也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随着物种消失的数量和速率急剧增加,探究其濒危机理并实施有效保护迫在眉睫。独叶草隶属于毛茛目星叶草科,为星叶草科仅存的两个物种之一。独叶草对生境非常挑剔,分布范围异常狭窄,仅在我国狭域分布,且分布范围日渐缩小,为国家一级濒危珍稀植物。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与进化学科组长期聚焦川东-鄂西物种多样性研究。为探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光叶蕨人工繁育取得成功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光叶蕨于1963年首次在四川天全县二郎山团牛坪被发现。目前,数量不足100株,均为野生植株。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经过多年探索,近日科研人员依靠其珠芽成功实现光叶蕨人工繁育。此前,有机构开展了光叶蕨的孢子繁殖研究,但只进行到配子体阶段,未真正成苗。这使得物种总面积不到20平方米、总数量不足100株的光叶蕨随时面临灭绝风险。
朱砂叶螨抗药性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何林教授课题组以“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mRNA调控通路介导朱砂叶螨丁氟螨酯抗药性”为题的论文在线发表在昆虫学top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_Tc13743.2)通过竞争性结合微小RNA(miR-133-5p
研究揭示细胞自主性调节皮层神经元极化的新机理
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的研究论文“Wdr47 controls neuronal polarization through the Camsap family microtubule minus-end-binding proteins”。该研究揭示,Wdr4
研究人员建立异叶水蓑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植物叶形受环境调控产生显着差异的现象称为“异形叶”,它是研究植物环境适应性的理想模型。先前的研究由于植物材料和转化体系不成熟,无法采用转基因技术准确验证基因功能,限制了该领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植物生理学科组发现水生植物异叶水蓑衣(Hygrophila difformis)的叶形对环境因子敏感,水陆生境、湿度、温度、光照和CO2等
皮层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大脑的结构、体积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小鼠为代表的平滑型大脑到以人为代表的具有复杂沟回结构的大脑,其中的神经细胞均来自于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一直是神经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阐明大脑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和调控机制能够为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和新的思路。2月20日,国际皮层研究领域杂志Ce
偏头痛患者大脑视觉皮层“过度兴奋”
常见的偏头痛成因复杂。10日公布的一项英国新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的大脑视觉皮层似乎“过度兴奋”。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方法预防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头痛类型,很多时候声音和光的刺激会加重症状。此前一些观点认为这可能与脑部神经或血管等的变化有关系,但医学界对偏头痛成因尚无定论。伯明翰大学与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影
三叶草与葛兰素史克合作评估“S-三聚体”候选疫苗与大流行疫苗佐剂系统联用
2020年02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生物”)近日宣布,将与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开展研发合作,推动其基于蛋白的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COVID-19 S-三聚体”的研究开发。GSK将为三叶草生物提供针对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以便在临床前研究中进一步评估“S-三聚体”。三叶草生物是一家总部位
三叶草生物成功表达重组“S-三聚体”疫苗,并证实多例康复病人抗体阳性!
2020年0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叶草生物制药是一家致力于创新及变革性生物制药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成功表达 “S-三聚体”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2019-nCoV)重组蛋白疫苗,并在成都高新区政府和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用新获得的 “S-三聚体” 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