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大自主知识产权小麦新品种许可使用签约
9月19日上午,山东农业大学与来自济南、德州、淄博、泰安等地的四家小麦种子企业签订两个小麦新品种技术实施许可使用合同,授予其山农22号、23号小麦种子的生产、经营权。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出席签约仪式,科技处处长米庆华代表学校与四家小麦种子企业负责人签订技术合同。
山东省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楼奠基仪式举行
10月18日上午,在梁山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山东省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楼奠基仪式。李宁院士、市县领导为山东省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楼奠基。与会领导在梁山县水泊宾馆多功能厅听了李宁院士作的题目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首家分所正式落户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烟台 2012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26日上午11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协议签订仪式在烟台东山宾馆举行,标志着我国著名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国内的首家分所正式落户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山东:8118份种质资源存进“种子银行”
厚重的密封门,-2℃的温度、45%的湿度,一流的抗震能力……这里不是银行的保险库房,而是农作物种子的“银行”——种质资源库。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21日发布的统计显示,目前山东已搜集、保存9大类8118份种质资源,存入农业生物资源中心的“种子银行”。
探访烟台东部新区——走进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山东创新机制力促海洋经济发展
近日,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滨州6市政府将与山东省有关部门签署承诺书,力争至2015年山东全省实现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增长率超过25%的目标。 据了解,2012年10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批复山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方案后,山东省级财政立即筹集首批启动资金4亿元。
山东省多举措吸引博士后研究人员创业
日前山东省出台意见加强博士后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博士后站设站总数达到300个,其中科研流动站120个、科研工作站180个;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超过600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1800人左右。到2020年,博士后站设站数量、招收人数力争有新的突破。 该意见旨在进一步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蓝色经济”吸引千余人到山东
日前,由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山东半岛六城市人社局协办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人才招聘会”,分别在广州、深圳和厦门三地举办。此次招聘会,有16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参会,现场发布2000多条高端人才需求信息,涉海涉蓝岗位需求占总岗位量的40.48%,1029名人才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硕博士占了近八成。
山东省9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省自主创成果转化、省自主创新等各类计划的共同支持下,山东省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药产出大幅增加。2011、2012年全省共获新药证书25件,临床研究批件109件,其中1类新药临床批件9件。 荣昌制药公司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泰爱”,填补了我国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B淋巴细胞肿瘤患者靶点治疗药物的空白。
山东省启动“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
山东省从5月起,开始实施《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根据《计划》,山东省从2013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引进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团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支持一批涉海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海洋产业形成新优势,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