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Biotech重大突破:哈佛鹏组开发组织中多蛋白同时成像的新技术

2019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和器官是如何发育、功能衰竭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再生的,研究人员想要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化它们的组成细胞的分子库。"人类生物分子图谱计划"、"人类细胞图谱计划"和几个大脑图谱计划等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进行中,这些计划旨在绘制出许多蛋白质(基因表达的产物)在人体器官和组织中单细胞水平上的存在和丰富程度。然而,现有的成像方法在性能、对研究人员

2019-08-27

刘光研究组在骨关节炎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骨关节炎是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和耗竭被认为是骨关节炎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揭示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将为有效干预骨关节炎提供线索和靶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首次揭示表观调节蛋白CBX4具有稳定人间充质干细胞核仁异

2019-03-27

刘光等团队利用基因编辑获得遗传增强人类血管细胞

 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多种类型细胞移植入病灶部位后,可达到促进病损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然而,干细胞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尚存局限,极大地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北京时间1月18日,《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的最新研

2019-01-21

【热烈祝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刘光研究员荣获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11月19日,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湘雅医院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作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旨在秉承谈家桢先生对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原创性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激励中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由国家科技

2018-11-22

2018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举行,深圳植研究院开放式植物智能生态系统引领国际标准

9月20-22日,“2018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举行,此展会旨在推动生物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搭建生物与生命健康产业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平台。作为植物干细胞领域的科研领头羊,深圳市植慧植物干细胞研究院(以下简称“植慧研究院”)首次亮相展览会,并向全球公布了其超前的“植物干细胞平台型技术”以及植物智能4大平台:保护平台、解密平台、增强平台、部署平台,

2018-09-25

珏所长:宏基因组大数据时代

上海2018年4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3月3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宏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人才,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化学博士,霍华德•修斯医学研究所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博士后、美国白血病与淋巴瘤学会博士后奖学金(LLS Fellow)获得者贾

2018-04-02

暨南大学芝南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刊出学术成果

 近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尹芝南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发表题为“m6A mRNA methylation controls T cell homeostasis by targetingIL-7/STAT5/SOCS pathway”研究论文。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童吉宇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曹广超博士后为共同作者之一。T细胞是人

2017-08-2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基于干细胞的人类疾病研究和精准治疗; 2. 人类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解码; 3. 新型染色质编辑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验室详细介绍参见http://www.ibp.cas.cn/ktzz/ktzz_L/201305/t20130506_3833255.html。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诚聘技术员五名。一、招聘基本要求1. 对生物学研究有高度

2017-07-18

Cell Res:刘光等通过单碱基基因编辑重塑超级干细胞

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到原位编辑动物遗传密码,再到靶向摧毁发生基因突变的线粒体,乃至特异性矫正病人细胞中的致病基因突变,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同层面的改变。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和中科院动物所曲静课题组联合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改写了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中的单个碱基,首次在实验室中获得了遗传增

2017-07-08

教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胚胎水平治疗遗传病的应用

6月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沪隆重开幕。本次大会邀请到国内相关企业的专家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基因编辑在临床应用中的重大突破,大会期间设有主题讨论环节,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实现规模化的临床应用面临的困难、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未来会不会有更好的基因编辑技术出现, 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问题进行探讨。基因编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以对基因组完成精确修饰的一种技术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