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排放 专家力主汽车喝生物燃料

岁末年初,一场关于空气质量的论战促使有关部门同意逐步把PM2.5纳入监测范围。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美生物燃料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十中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生物燃料可以减少90%的尾气颗粒物排放,因此改善空气质量不仅要淘汰老旧机动车,示范推广电动车,使用生物燃料同样大有可为。

2012-01-23

Science:邓宏魁等使用分子化合逆转“发育时钟”

7月18日,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2013-07-30

EHP:比PM2.5更可怕的颗粒物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雾霾天气,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粒径更小颗粒物的健康危害如何,目前尚无定论。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课题组研究证实:粒径小于0.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且粒径越小,危害越大。

2013-11-02

Cell Reports:发现有望预测化疗疗效的非细胞肺癌新标记PDXK

患有最为常见肺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病人对包括顺铂(cisplatin)在内的化疗药物非常敏感。根据于2012年7月26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了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作出反应相关的细胞途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