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ommunications:开发出新型高性能基因编码的环磷酸腺苷荧光探针

活体双光子成像揭示了跑步运动中细胞特异性的cAMP信号,并与钙信号无明显相关性。这反映了小鼠运动时大脑皮层M1神经元反应的异质性。

2022-09-29

Nat Commun:新研究表明分子ACK1抑制剂(R)-9b有望治疗前列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药物化合物同时在几个方面攻击难以治疗的前列腺癌。它引发了免疫细胞的攻击,帮助免疫细胞穿透前列腺肿瘤,并切断了这种肿瘤燃烧睾酮作为燃料的能力。

2022-11-30

科学家最新发现了用于对抗多重耐药超级细菌金黄色念珠菌感染的分子

念珠菌属约有200种,是世界范围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主要病原体(如白色念珠菌)。金黄色念珠菌于2009年首次分离,自那以来迅速在全球传播。

2022-11-28

靶向Toll样受体3的分子SMU-CX24抗炎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途径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心脏和脑血管功能的多因素疾病,仍然是世界上最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脂代谢和炎症紊乱为特征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诱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严重心脏事件的主要基础病理过程。

2022-10-28

科研人员发明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并成功应用于大蒜素功效机制研究

大蒜素是由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催化蒜氨酸,经分解合成而形成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调控生物体氧化还原作用的营养活性。

2022-08-24

JITC:科学家筛选到靶向PD-1/PD-L1的分子抑制剂,可促进杀伤性T细胞进入肿瘤

众所周知,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短的半衰期,以及在肿瘤病灶中有更大的扩散速率[4]。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发靶向PD-1/PD-L1的小分子抑制剂。

2022-10-18

科研人员 研发特异性荧光探针 “点亮”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细胞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整体存活率重要的预测因素。

2022-08-12

Nature:首次发现将硒整入到微生物分子中的生物合成途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将硒整入微生物小分子中的生物合成途径,标志着这种原子首次在天然产物中被发现,这就为硒生物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2-09-14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一种特殊的分子 或能分解引发人类阿尔兹海默病的淀粉样缠结物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使用绿茶中的一种分子识别出了一种其它的分子,或能分解被认为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病和类似疾病的大脑中的蛋白缠结。

2022-09-24

Front Microbiol:作为一种抑制宿主RNA解旋酶DDX3的分子抑制剂,RK-33可抑制多种新冠病毒变体

根据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小分子抑制剂RK-33可阻止SARS-CoV-2接管宿主细胞的“基因制造厂”和制造自身拷贝的能力。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