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新筛选方法鉴定出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与RNA基序
2012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筛选RNA与小分子之间的三百万多种相互作用的组合以便鉴定出RNA上的最佳作用靶标和最有前途的潜在药用化合物。这种新技术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药物。
PNAS:利用分子转运体让小分子和蛋白穿过海藻细胞壁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海藻是在很多生态环境中发现的一类广泛分化的高度多样性的主要光合生物。它们大约估计有30万种,它们的大小从小到非常大,而它们的复杂性则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者,就应用而言,它们的性质是多样性的,在医学、材料、能量、生物修复和合成生物学研究中都发挥着潜在独特性的作用。这就是说,人们很难获得研究和利用海藻生物学的方法。
PLoS One:等位基因特异性行为有助于解析小分子药物应答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分子网络中等位基因特异性行为有助于解析小分子药物应答,这项研究是这一研究组继去年发现癌症小分子与miRNAs关联之后的又一成果。这一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
:发现死亡受体第一个小分子激动剂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化学生物学方法所发现的死亡受体(DeathReceptor5,DR5)的第一个小分子激动剂Bioymifi,并且针对这一作用因子对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的Nature—ChemicalBiology杂志上。
Nature Commun:分子建模设计出治疗前列腺癌的小分子
2013年5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化学副教授Jung-Mo Ahn博士成功设计并合成出一种新型的小分子,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型的武器对抗前列腺癌。 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28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Ahn和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同事在论文中描述了分子的合理设计,以及实验室测试表明其具有阻断促癌蛋白质雄激素受体功能的成效。
银屑病新药研发一览 生物药炙手可热小分子前景可期
新一代银屑病抗体药拥有非比寻常的潜力,甚至有望根治这种顽症。不过这些新药只针对重度银屑病患者,而不会用于轻中度的患者。下面作者James Mitchell Crow总结并讨论了银屑病领域内炙手可热的生物药,并涉及其他正在临床试验中的小分子药物。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免疫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重度病人的一线药物大多是抗体药,其机制包括抑制整体免疫系统或者特定通路。
Nucleic Acids Res:王秀杰等开发完成植物小分子RNA整合分析软件psRobot
植物小分子RNA,主要包括microRNA和小干扰RNA,在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小分子RNA相关研究的发展,对不同组织和材料中的小分子RNA进行深度测序已成为研究小分子RNA的常规手段。因此,针对这些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
【不要审核,保留备用】北京珅奥基医药在小分子及抗体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吸引多家风险投资机构青睐
据悉,北京珅奥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与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洽谈新一轮融资方案,新融资将用于公司药物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发展。 北京珅奥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作用于新型雌激素受体ER-a36,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相关疾病的抗肿瘤药物,拥有新技术、新靶点、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等创新优势,先后获得IDG、启迪创投、北京中海创投、立达资本,中新苏州创投等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注资。
Circulation&Nature:一个小分子可能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心脏病的损害
2013年9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耶鲁大学开发的一个小分子,能限制在心脏病发作或手术过程中缺血造成的损伤,并且这一小分子已在心肌梗死动物实验研究中被证明,减少心脏肌肉受损的程度达到了40% 。 上个月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一项研究中,UB-耶鲁研究小组进行的转化医学研究标志着一个新的方法可以用来限制缺血性损伤,并可能减少中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严重性。
:DNA“立方笼”可用于传递小分子药物
9月4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最新研究表明,由DNA(脱氧核糖核酸)链制成的纳米“立方笼”可封装小分子药物,并在受到特定刺激后将药物释放出来。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上的此项研究成果,标志着利用生物纳米结构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病变细胞又朝前迈进了一步,同时也为设计以DNA为基础的纳米材料开辟了新的可能。 在该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使用DNA短链创建了DNA“立方笼”,并用类脂质分子对其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