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太大当父母恐影响后代寿命
一些对多种有机体进行的研究表明年龄较大的父母产生的后代寿命相对较短,但其中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解释,最近一项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问题的答案可能暗藏在后代的DNA中,更准确来说,答案在于端粒的长度。
为什么猫的寿命比狗的长?
Jeanne Calment女士是世界上已知寿命最长的人类,她于1875年出生,1997年去世,长达122岁高龄。对于平均年龄只有71岁的人类来说,她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不过更为神奇的是,来自美国德州的一只名叫Creme Puff宠物猫活了38岁,相比同类来说寿命长了一倍;另外一只名叫Bluey的澳洲牧羊犬活了29岁,当时成为了世界上已知的寿命最长的犬类,比一般的宠物狗寿命也要长将近一倍。
研究发现:删除一条基因可延长60%的寿命
经过 10 年的努力之后,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 238 个特定的负责老化的基因,他们表示,如果这些特定基因被删除的话,在实验室中测试的酵母细胞的寿命将得到显着延长。如果这种基因编辑的结果可以复制到人类身上(这并非不可能,因为很多的基因和遗传途径也存在于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中),那么,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关闭老化的进程来延长人类的寿命。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酵母细胞的寿命最多可以延长 60%。
评论:空气污染真的影响寿命么?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城市,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一组科学家在《Nature》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通过构建模型,他们试图确定多少“过早死亡”(premature deaths)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他们报告说,室外空气污染导致每年300万多人过早死亡,而且这些案例主要发生在亚洲。
Nature:Sirt基因活跃度可影响小鼠寿命
以色列的一个研究小组不久前发现提高与长寿相关基因的活跃度可延长雄性小鼠的寿命。 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体内都有Sirt基因家族的基因,此前的研究表明Sirt系列基因能延长线虫和果蝇的寿命。哺乳动物通常拥有7种Sirt基因,但确认这类基因的活跃度与延长寿命相关尚属首次。
Cell Reports: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第一个真正的寿命指标
2012年9月28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主任María Blasco等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开拓性研究阐明了哺乳动物的寿命与端粒在分子水平上长度的关系。新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成分以计算细胞老化的速度,从而能够确定特定生物体的寿命开启了大门。
Cell Metab:鉴定出脂肪细胞miRNA加工过程影响抗逆性和寿命
2012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衰老是II型糖尿病和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作为研究衰老生物学特征的一部分,来自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的因素---脂肪组织中的miRNA(microRNA)加工---在衰老和抗应激性(stress resistance)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urrent Bio:女性寿命长于男性或因DNA突变伤男不伤女
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DNA从母体遗传给孩子的直线遗传会导致有害突变不断积累缩短男性寿命。 这个漏洞存在于线粒体中,它是我们细胞中产生能量的部分。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与细胞核中的DNA是分离的。当我们提及基因组时,通常想到的是位于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在几乎所有的物种当中,线粒体DNA唯一的传递方式是从母亲传递给孩子,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
哈萨克斯坦称成功研制营养品可延长寿命
“长生不老药”于本月早些时候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行的国际科学研讨会上被正式公布。 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学者近日透露,由哈萨克斯坦科学家发明的“长生不老药”已经经过检验,被证明确有其效,并正在接受临床试验。哈萨克斯坦科学家经过两年时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名叫“Nar”的酸奶饮品。 “Nar”在哈萨克语言中是“营养品”的意思。
裸鼹鼠或隐藏帮助人类寿命达到200岁的秘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裸鼹鼠非常丑,而且身体没有毛发,呈现矮胖状,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正是这种裸鼹鼠拥有使人类寿命延长到200岁的秘密。 长寿之星:裸鼹鼠的寿命可达到30岁,是其它鼠类生物寿命的10倍 皮肤褶皱的长寿动物:这种裸鼹鼠掌握着使人类实现200岁高寿的秘密 裸鼹鼠不仅长寿,还能吃有毒植物,抵御癌症 裸鼹鼠的寿命可达到30年,大概是其它鼠类动物寿命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