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白叶枯病菌新型主效TALE蛋白”一箭双雕”激活水稻抗感病性的机制
上述结果表明,Tal6b/AvrXa27A是一种新型的主效TALE,具有无毒性(avirulence)和毒性(virulence)双重功能,能同时靶向抗病基因Xa27和感病基因OsSWEET11a。
富硅生物炭增强香蕉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养分综合管理研究团队在香蕉抗逆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富硅生物炭提升香蕉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结果为香蕉抗逆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研究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
该研究重测序了422份广布于野生稻分布区的代表性样本,为水稻遗传改良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鉴定出一批水稻和野生稻种质资源库中鉴定错误和遗传混杂的样品。
Nat Commun:揭示锌在人类炎性肠病发生和“肠道泄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来自复旦大学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微量营养素锌和肠道中的一种传感器蛋白之间的神秘关联,这或许有望帮助预防和管理一系列人类肠道疾病,比如炎性肠病等。
富氮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氨抑制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富氮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中常发生氨抑制,导致产甲烷性能下降。为剖析氨抑制机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研究室在阶梯性提高氨浓度的厌氧发酵过程中,从产气性能、关键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成功研发高效双碱基编辑器并在水稻中实现基因定向进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高效、编辑范围更广的胞嘧啶和腺嘌呤双碱基编辑融合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水稻内源的OsEPSPS基因编码区进行近饱和突变,获得了高抗草
PNAS: 研究解析水稻抗性淀粉合成新机制
伴随生活水平提高与精细化饮食,运动减少与摄食过多导致的肥胖与糖尿病等代谢性慢病问题日益严峻,而饮食干预与合理膳食是慢病防控的有效策略之一。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健康人小肠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构建出抗病的水稻品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构建出抗病的水稻植物。相关
生物谷上海免疫所联合主办 | 汤富酬、苏冰、曹罡等教授邀您参加第六届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
会议名称 | 2023第六届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 会议时间 | 2023年9月14-15日 会议主题 | 组学新技术 铸就新未来 会议地点 | 上海北虹桥绿地铂骊酒店
NSR:汤富酬团队揭示胃癌肿瘤异质性及不同分化状态的关键分子特征
该研究通过对胃癌根治手术标本中配对的癌旁、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进行系统性多点采样和单细胞多组学(基因组、DNA甲基化组、染色质状态组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了不同胃癌患者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的共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