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天然密码:新技术应用走向成熟
由于有着更加安全的识别方式,以及更加实用的应用模式,生物识别凭借着诸多的特点迅速俘获了诸多用户的青睐。而对于生物识别本身来说,也在向着更加广泛的技术应用发展着。 生物识别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天然密码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手指作“密码”开启保险箱
经过近10年攻关,由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的人体静脉特征识别系统,目前已取得7项专利授权,即将投入实际运用。近日,该系统得到有关安防专家肯定,称其填补了国内高级安保系统的空白。这是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静脉识别系统,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红外线光的特质,将具近红外线感应度的小型照相机对着手指进行摄影,即可将照着血管的阴影处拍摄出图像来。
解密医疗产业财富密码,清科医疗论坛成功举办
"医疗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清科"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高峰论坛"上,300多位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和医疗健康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机构相关人员众论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发展和机遇。"医疗健康行业是整个中国投资行业里面相对来说是最稳健的一个行业,并且将保持良好的增长。
BMC Bioinfor:章张等开发出检测密码子使用偏好的新算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百人计划”章张研究员带领其团队,成功设计开发出检测密码子使用偏好(Codon Usage Bias,简称CUB)的新算法:密码子偏差系数模型(Codon Deviation Coefficient,简称CDC)。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Bioinformatics杂志上。
Nature: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密码子包含蛋白质合成速度信息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隐藏在遗传密码中以前从未被认识到的信息。他们的这一发现得归功于加州大学开发的一种叫做核糖体作图(ribosome profiling)的技术,该技术可对活细胞内的基因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翻译的速度。相关研究论文3月28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新型电脑用人体脉搏当密码 接触即开机
研究人员已经为电脑设计出新的安全系统,它用一个人的心搏做密码,这为电子学提供了新希望,也许以后人们只要轻轻一触,就能开启电脑。 ▲用心搏做密码 人类的心搏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个人的心搏都与众不同。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即时识别一个人的心搏,并把它当做密码的方法。台湾台中国立中兴大学的研究人员说:“由于每个人的心电信号都不相同,因此可以把它当做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