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eve Cell:斑马研究揭示心脏不对称发育机制

2013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从外面看我们的身体看起来完全对称的,然而,大多数内部器官包括的心脏其实是不对称。心脏的右侧主要负责肺循环,左侧负责供给血液给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种不对称性使心脏有效地完成其工作。在对斑马鱼胚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Justus Veerkamp和Salim Seyfried博士已经展示了左右两侧的心脏如何发育成不同的。

2013-03-27

PNAS:开发出“借腹生”技术

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新开发的冷冻保存技术,在虹鳟体内培养出山女鳟的精子和卵子,并且利用这些精子和卵子繁殖出了山女鳟。 研究小组带头人、东京海洋大学教授吉崎悟朗认为,这项“借腹生鱼”技术有望使永久保存濒危物种成为可能。 东京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向山女鳟的精巢注入保存液,然后用液氮冷冻。

2013-03-14

PLoS ONE:测试斑马个体的基因差异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研人员证实斑马鱼是一种潜在的独特的可用于检测人类身上个体遗传差异的一类测试工具,并可能有助于新兴领域个性化医学的发展,相关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科学家领导完成。DNA差异或突变导致氨基酸的细微变化,而斑马鱼可以用作模型,来研究这些基因突变产生的生物效应。

2012-11-19

Nature:新技术用于定制斑马基因组

2012年9月24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技术方法来“编辑”斑马鱼基因组,这大大消除了阻碍生物医学科学家使用斑马鱼作为人类疾病研究模型的瓶颈,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今天的Nature杂志上。 对于许多研究人员来说,斑马鱼正在成为开展基因研究的首选模式动物。然而,无法有效地针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却大大阻碍了斑马鱼的运用。

2012-09-24

PLoS ONE:崔宗斌等斑马温度刺激适应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温度是决定鱼类生长、发育、摄食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关键生态因子。环境温度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组装、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膜的流动性和透过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即使是小幅度的温度波动也会对细胞的平衡状态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鱼类经常会遇到由水流、阳光照射、季节变化和温跃层变动等造成的水温变化。为了抵抗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鱼类进化形成了有效的温度刺激适应机制。

2012-11-18

PLoS ONE:新研究证实益生菌有助更快和更健康地生长

2012年12月0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诸如在酸奶中发现的益生菌不仅给人们带来好处,它们也对鱼带来好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与环境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给幼小的斑马鱼喂食益生菌能够加快它们的发育和增加它们存活到成年的几率。相关演技结果于近期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

2012-12-04

PLoS Biol:斑马平滑肌收缩可引发细胞侵袭 或助癌症转移研究

2012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乳腺组织的僵硬程度可以作为鉴别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的僵硬度可以诱导分子改变,进而促进细胞的癌变行为。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三维凝胶上生长的乳腺癌细胞可以增强细胞的复制,并且随着僵硬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细胞的组织化。这期间所涉及的信号都是有一些表面蛋白质所参与协调控制的,这些蛋白质可以和结缔组织进行信息交流来调节细胞的复制、死亡以及运动。

2012-11-18

小侃斑马

前两天,和我一起合作建立世界上首例斑马鱼癫痫模型的Jeff教授突然拜访我,直接问道:“怎么最近很少看见你做斑马鱼实验了?”我耸了耸肩,然后无奈地告诉他,由于人手不够,这几个月我都扑在了研究乳腺癌迁移机制的研究上。

2013-01-30

PLOS Pathogens:突变体寄生虫中断疟疾的生命周期

诺丁汉大学的疟疾专家发现了一种可破坏磷酸酶蛋白的方法。因为磷酸酶蛋白是为疟疾寄生虫提供生命的罪魁祸首,这样一来,突变体无法完成疟疾生长的完整周期。此发现将帮助治疗疟疾药物的研发。 这个项目由诺丁汉大学生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中心的Rita Tewari博士与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莱斯特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国家医学研究所携手合作。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PLoS病原体》期刊上。

2012-11-18

PLoS ONE:寄生榕小蜂对寄主保守性研究获进展

寄生生物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寄生生物的进化多样化过程与其他营养级生物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对于这一进化和分化的生态过程仍不清楚。不同类型榕小蜂之间专化并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为研究包括寄生关系在内的多层营养级系统的生态学提供了绝佳的实验材料。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