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提出癌症是新进化寄生物种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都急剧攀升,这使得癌症研究变得更加迫切。对于癌症生物学的研究让科学家们了解更多癌症的真相,比如说,多种遗传变异,多种表观遗传学变异等等,但是至今科学家们还并不清楚癌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PLoS ONE:寄生蝇或是蜂群崩溃失调症(CCD)祸因
一只雌性蚤蝇(A. borealis )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在2012年1月3日出版的PLoS ONE上发表论文"A New Threat to Honey Bees, the Parasitic Phorid Fly Apocephalus borealis"称,他们发现蜜蜂在无意中可能会成为一种寄生蝇的宿主,导致它们在一种失去方向的“类似于僵尸”的行为发作之后放弃蜂巢并且死亡。
EID:寄生虫Colpodella可感染人类
近日,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人兽共患病与比较医学团队同美国耶鲁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相关团队合作,在国际新发传染病权威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论文"Colpodella spp.–like Parasite Infection in Woman, China"。
癌症是新进化的寄生物种
癌症患者可能觉得体内有外来生物或者寄生物在生长,剥夺他们的健康和活力。据一位细胞生物学家说,这是完全正确的。癌症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新寄生物种的进化过程。 就像寄生物一样,癌肿依赖宿主获得营养。这就是为什么阻断癌肿的治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彼得 迪斯贝格说,由于这种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癌肿能够自己决定生长方式和生长位置。
PNAS:消化道细菌保护使蜜蜂不受寄生虫感染
一项研究报告说,在熊蜂的消化道中的社会性传播的细菌可能保护熊蜂不受一种危险的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此前的研究表明熊蜂和蜜蜂身上发现的某些肠道微生物没有见于有亲缘关系的独居的蜂物种。 Hauke Koch 和Paul Schmid-Hempel提出,这些微生物是社会性传播的,而且它们的存在可能减少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这种寄生虫的感染。
Nature:寄生虫驱使人类基因发生变异
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基因变异的研究,近日将其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PLoS Genetics)上,引起了Nature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通过研究人群中基因变异频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该研究发现病原体,尤其是寄生虫在人类基因变异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同时也发现,这些变异或许使得人类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加易感。
Methods:颠覆寄生虫的入侵机制
研究人员利用新技术依次敲除了相关基因,发现目前公认的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机制并不正确,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也同样适用于同一家族中的其他寄生虫(包括疟疾),且目前依据旧机制开发出的治疗药物可能并不成功。 弓形虫是一种主要感染猫的寄生虫,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温血动物也会被感染。
PNAS:不死蠕虫挑衅老化
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指出,一种扁虫如何克服老化进程而成为潜在的长生不老生物。 这项发表在PNAS上的发现,可能给人类细胞上减缓老化和减少年龄相关特点的可能性带来一线希望。 涡虫蠕虫明显的无限再生能力使科学家惊讶不已。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他们取代老化或损伤组织与细胞的能力,以了解它们长寿机制。
蠕虫基因组研究发现潜在药物靶点
2013年9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在对一种特殊的寄生性蠕虫的基因组研究后发现决定其抗药性的基因。他们定位了捻转血矛线虫相关基因并确定了五种其生存必须的酶。其中有两种已经被用作药物靶点,另外三种有希望用于开发新的抗寄生虫药物。
PNAS:群居寄生的令人惊讶的收益
科研人员报告了一种寄生蚁物种与其种植真菌的宿主之间的关系的一种令人惊讶的共生特征。寄生蚁Megalomyrmex的新近交配的蚁后悄悄进入种植真菌的宿主蚁Sericomyrmex的真菌园并建立蚁群。这种寄生蚁通过食用宿主的后代从而妨碍宿主蚁群的生长,并且通过钳制宿主未交配的蚁后的翼从而阻止蚁群的繁殖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