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表肿瘤转移与炎性免疫新机制综述文章
为什么原发肿瘤细胞能够向远处器官转移并且有一定的器官选择性?11月14日,新一期《癌细胞》(Cancer Cell) 杂志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与博士生刘洋的《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特征与作用》综述性文章,该文
《2016研究前沿》全球发布, 十大学科中国学者表现如何?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 (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联合发布全球《2016研究前沿》报告,并首次遴选发布中国表现卓越的30个研究前沿。这30个前沿覆
请听一线学者亲身讲述
随着经验和声誉的累积,很多学者会慢慢收到邀请,帮助审阅期刊稿件。这是科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他们对学术界的一份贡献。然而能写出好的审稿意见非一日之功,审稿人不仅要具备该领域的专业背景,理解研究方
6位华人青年学者荣获2016欧洲研究理事会启动基金
近日,欧洲研究理事会 (ERC) 公布了2016年启动基金 (Starting Grants) 评审结果。325名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优秀学者入选,获得总额4.85亿欧元的资助。其中有六位华人学者获此殊荣,得到为期五年、最高可达15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
中英学者合作设计新的“分子时钟”用于癌症发生风险的预测
组织细胞的分裂速度与该组织的癌症发生风险高度相关,多种癌症风险因素,包括炎性反应等,可以通过对细胞分裂速度的改变进而显着影响癌症发生的风险。10月3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与
183名中国学者入选2016全球高引作者榜 | 数据分析
近日,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发布了2016年全球高引作者 (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6)初步榜单,18个学科领域的183名中国学者上榜,总体人数仅占全球高引榜单的6%,显示我国高引作者比例仍然偏低。但通过学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9月22日晚,《Cell》发表了一篇来自MIT顶级学者Rudolf Jaenisch实验室题为“Editing DNA Methylation in the Mammalian Genome”的重磅文章。众所周知,近几年来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很多以前很难完成的实
中国学者发现精神疾病治疗新思路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恐惧反应可使得生物体有效规避危险。尤其是恐惧记忆的形成,让我们将危险与特定信号关联在一起,从而能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当危险不复存在时,生物体便不再需要对上述特定信号做出反应
学者首次在科技峰会上提出“科研5.0”
北京2016年9月5日电 /美通社/ -- 刚刚结束的2016年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上,百替生物郭磊博士提出的全新高效科研模式 -- 科研5.0,获得了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外院士等科技大咖的关
2016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延续资助指南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2016年度延续资助申请项目指南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提出一次延续资助申请;延续资助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