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情况:仍可防可控 传染来源尚未找到
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国家卫健委立即派出国家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武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同研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2020年1月1日,国家卫健委成立由主任马晓伟为组长的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会商分析疫情发展变化,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及时指导、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开展病例救治、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据悉,
世卫组织:中国已分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12日宣布,已收到中国分享的从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中检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世卫组织还表示,不建议对中国实施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世卫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12日已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获得更多有关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详细信息,包括从病例中检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这对其他国家开发特定诊断工具有重要意义。世卫
Plos NTD:梅毒的季节性与地域性流行趋势
2019年2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梅毒是一类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它对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主要围绕着通过母婴传播疾病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最近在《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杂志中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梅毒的妊娠期传播(GS)和母婴传播(MTCT)的时间与地域趋势。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细菌引起的性传播感染。在巴西,梅毒的GD和MTC
痴呆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为何会出现季节性变化特征?
2019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项研究表明,认知功能的变化可能与一年中的时间有关,换句话说,季节可能影响健康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其中冬季和早春的变化最为显著。一些研究表明,各季节的记忆和思维表现的波动相当于大约四年的年龄差异。也就是说,在夏季和秋季进行记忆和思考测试的人的表现比春季和冬季测试时年轻四岁。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新的轻度认知障碍病例(痴呆诊断前的过渡性诊断)和痴
Nature:我国科学家鉴定出猪致命性冠状病毒的起源
2018年4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学研究所、北京微生物与流行病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在2016~2017年,这种冠状病毒在中国杀死了将近25000头仔猪。它来自菊头蝠(horseshoe bat),与2002年出现在相同蝙蝠物种中的严重急
Nature:蝙蝠体内找到仔猪致死性腹泻疫情的冠状病毒源头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新加坡DUKE-NUS新发传染病研究所和美国生态联盟(Ecoheath Alliance),确定了2016-2017年造成广东仔猪场发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腹泻的病原为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题为Fatal 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aused
Brit J Dermatol:为什么人们会出现季节性皮肤变化?
2018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研究者们找到了为什么许多人在冬天会出现湿疹以及皮肤干燥等症状。通过对80名成年志愿者的皮肤进行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中人们面颊以及双手的中间丝相关蛋白(一种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在不同季节间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浮动。此外,皮肤角质细胞的结构也会发
中科院科学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专家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自2005年以来,多个研究团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多种菊头蝠中发现了越来
吃季节性的食物,肠道微生物也会季节性变化!
2017年8月29日/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对一个目前尚存的狩猎采集者群体的研究,我们肠道里的微生物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来自非盈利项目Human Food Project的Jeff Leach 正在着手研究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的角色,他的团队花费了超过一年的时间从350个住在坦桑尼亚的哈扎人(Hadza)处收集粪便样品。他们发现,哈扎人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西方世界居民多30%。事实上,哈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