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院士逝世
孙铁珩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沈阳大学原校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2日16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Org Lett:孙汉董等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及其抗癌机制研究获进展
香茶菜属(Isodon)植物隶属唇形科(Lamiaceae),是我国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多具抗菌、消炎和祛无名肿毒之功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研究员课题组自1975年以来,已对国产67种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中共分离鉴定了965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发现了20余个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孙耀志:宛西制药发展健康产业链
2013年3月7日15:40,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做客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 孙耀志说,宛西制药是1978年建成,1979年我就到了这个企业。宛西制药在南阳,我们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大的健康产业链,比如说我们的六味地黄丸等等,我们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药材好,药才好”,在河南也好,在安徽和四川也好,我们建了很多基地,要大力发展中药基地。
New Phytol:孙航等喜马拉雅冰缘带发现新的种子互利共生机制
为了吸引昆虫访花并传粉,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报酬类别。除了常见的花粉和花蜜,有的植物还提供一些高度特化的报酬来吸引传粉昆虫,如产卵地和昆虫后代发育的食物(种子),即:作为传粉的报酬,植物提供一部分种子供昆虫的幼虫取食,称为种子寄生性传粉互利共生关系(pollinating seed-consuming mutualism)。
Phy Rev Lett:孙庆丰等基于DNA分子的自旋过滤器研究获进展
众所周知,DNA是遗传物质。不同的生物体根据其特定的DNA序列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而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性状,于是造就了世界的多样性。由于其双螺旋结构和自组装性质,DNA的特性已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2011年,以色列Naaman小组和德国科学家合作进行了DNA作为自旋过滤器的实验。
Stem Cell Rep:孙钦秒等建立高效快速iPS重编程系统并解析其表观调控机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但是诱导多能干细胞是一个耗时长、效率极低的过程,其需要2至3周诱导时间,效率只有0.01-1%。并且对于其机制目前也研究的不是很透彻。iPS技术要真正走向临床应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深入了解其机制、提高诱导效率、缩短诱导时间和提高安全性。
Cell Research:孙颖浩发现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特异融合基因
孙颖浩教授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位于男性恶性肿瘤首位,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前列腺癌有着明显的种族特异性,然而,产生这种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今未明。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孙颖浩教授运用RNA-seq技术首次对中国人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型融合基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异构体和点突变。
J Gen Virol:孙兵等揭示PB1亚基对病毒跨种传播的作用
11月16日,国际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孙兵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mino acids 473V and 598P of PB1 from an avian origin influenza A virus contribute to polymerase activity especially in mamm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