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uro-Oncology:发现脑的非手术测试

波士顿的一个研究团队指出,在脑癌诊断与监测方法方面取得了突破,不进行手术就能对脑肿瘤进行可靠的诊断与监测。以前,没有一种准确的非手术测试用于检测脑肿瘤,脑肿瘤进展或治疗反应的监测方法也不可靠。这项先导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在线版Neuro-Oncology上。

2012-11-18

PLoS ONE:发现新型的子宫内膜预后标记物miR-205

microRNAs已经被发现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它们改变基因表达的作用与癌症发生及肿瘤增殖密切相关。因此,microRNAs能够成为潜在的癌症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虽然已有的证据表明了microRNAs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有关,但是microRNAs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意义有关的数据仍然有限。 近日,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关于microRNAs的研究。

2012-11-18

Cancer Res:揭示卵巢获得化学耐药的分子机制

2012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个体病人多个卵巢癌基因组的存在以及基因LRP1B下调作用的缺失和特定患者的化学耐药性的发展相关,这些特定患者具有浆液性癌症亚型特征,而且其在初次治疗后,病症又会复发。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使用病人的肿瘤样品来研究其对化学疗法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2012-11-18

:揭示卵巢获得耐药机制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的癌症基因组学和遗传研究组负责人David Bowtell博士,和他的同事利用肿瘤样本进行研究,首次报道了高度恶性浆液性卵巢癌化疗耐药性的机制。 "高度恶性浆液性癌约占上皮侵入性卵巢癌死亡率的三分之二"Bowtell说,"我们试图发现从患者第一次接受手术和化疗,到肿瘤复发并最终发展为抵抗化疗,这一过程中的分子变化。

2012-11-18

Cancer:研究发现子宫不同亚型之间的基因差异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宫颈癌最常见两种类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基因组存在差异,提示患者可能受益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分子特质疗法。 该研究发表在8月23日的Cancer杂志上,由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Brigham and Women医院(BWH)研究人员完成,首次比较了两个子宫颈癌亚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谱。

2013-08-25

JNCI:含异黄酮食物或能防止子宫内膜发生

大豆以及其他豆类中植物来源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如大豆异黄酮是具有健康保护和治疗学意义的非固醇类物质。由于它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故称之为植物雌激素。 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豆以及大豆中某些化学物质对多种疾病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相关研究的兴趣也日渐增加。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