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 共同目标:帮助肿瘤病人及临床医生应对疾病 共同使命:改善公众健康水平和实现个体化治疗;在体外诊断和免疫治疗方面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开展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鉴定并验证肿瘤相关标志物 里程碑 2006年8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07年3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签订协议...

2014-04-11

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研发出以钴为基础的新型催化剂

催化的意图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自然本身就存在这种现象,比如钴作用于酶,案例是维生素B12中的钴,以生物活性形式成为很多种酶的一部分,被称作自然催化剂。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新近研发出了以钴为基础的催化剂。他们使用一种市售的钴盐,与一种配体(与金属原子结合的分子)混合,将混合物置于石墨结构的碳载体上,用800°C高温处置。

2013-06-18

Immunity:生物物理等在STING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5月10日,国际著名免疫学杂志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志杰、程根宏(海外团队)、张荣光课题组在重要天然免疫系统信号分子STING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

2012-11-18

:上海药物研究海洋植物化学获新进展

红树林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独特的、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郭跃伟课题组在对两种红树林植物拟海桑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过程中,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11-09-26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新添两只“同父异母”滇金丝猴

近日,两头“同父异母”的两只可爱的金丝猴宝宝同一天顺利诞生,这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人工繁殖的子二代滇金丝猴,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上世纪80年代,昆明动物研究所就开展了滇金丝猴的迁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殖的研究,并获得成功,经过20多年的人工驯养繁殖,在人工繁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滇金丝猴保护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该种群正在不断扩大。

2015-03-26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SARS病毒试管丢失

据报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13日宣布,该机构部分装有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片段的试管丢失,但这不会引发任何病毒感染的风险。

2015-03-26

汪洪岩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通知,任命院属两研究所副所长。 杨亚政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试用期1年)。 汪洪岩任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任期至本届班子届满)。同时,免去汪洪岩的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职务。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