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ta Biomaterialia :大豆可用于治疗骨癌

近年来的研究人员证明了大豆的健康益处,将其食用与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癌症和改善骨骼健康的风险联系在一起。

2020-09-16

NMCD:摄入富含大豆的饮食或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来影响机体血压

2020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富含大豆的饮食往往与降血压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完全清楚大豆改善机体心脏健康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0-08-07

研究揭示羊驼和美洲驼驯化起源机制

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的安第斯山脉是重要的物种驯化摇篮之一,许多驯养动物起源于此,其中包括羊驼(Vicugna pacos)和美洲驼(Lama glama)这两个具有经济价值的骆驼科驯化物种。它们对于安第斯地区的经济和生活十分重要,羊驼毛可作为优质毛织品的原料,美洲驼是当地的主要驮畜之一。然而,羊驼和美洲驼究竟由哪些物种如何驯化而来,国际上存在争议:基于考古或

2020-07-04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发现大豆高产高质关键基因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专家领衔的多国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控制大豆籽粒大小、含油量和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这项发现对于通过分子育种提高大豆产量及品质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寿惠霞教授介绍,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在进化上,野生大豆籽粒小、含油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杂草形态。经过长期育种选择驯化后,栽培大豆籽粒大

2020-06-05

大豆重要农艺性状分子调控元件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学科组创制了容量为40万株系的大豆突变群体并建立了大豆饱和基因突变库和优良变异材料库,在突变体库中筛选和鉴定了调控大豆高产、优质、抗逆的重要基因20多个,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材料和目标基因。最近学科组通过对突变体分析研究,解析了调控大豆维生素B1合成、四吡咯代谢和表皮毛发育相关基因

2020-05-28

大豆驯化相关的开花适应性研究取得进展

大豆原产中国,栽培大豆约在5000年前从野生大豆驯化而来。大豆栽培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生产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大豆是典型的光周期极为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单个品种或种质资源一般只适宜于纬度跨度较小的区域内种植。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大豆如何适应不同生态区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日,广州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等

2020-04-06

微生物对Cr(VI)的长期驯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驯化指生物体在人类的操控下发生特定进化的过程,通过驯化来提高微生物的污染物转化能力是提升环境微生物技术体系性能的重要途径。目前,人们更多关注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而对于微生物在驯化过程中如何获得对高浓度污染物的抗性和转化能力的机制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电化学团队以Shewanella oneidensis M

2020-04-21

研究揭示伊朗家犬在驯化过程中积累的变异组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为研究驯化过程中快速积累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和历史提供了便利。位于西南亚的新月沃土地区是现有记录的大多数动植物的驯化地,并且有研究表明这个地区的品种犬和灰狼共享了很高比例的单倍型数量。为了进一步研究狗驯化过程的遗传基础,科学家对来自新月沃土东部的伊朗的3只狼和3只狗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共鉴定到大约一千二百万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S

2020-03-12

Neurology:吃富含坚果,蔬菜,大豆的素食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根据2020年2月26日在线发表的《Neur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食用富含坚果,蔬菜和大豆的素食的人患中风的风险可能比食用包含肉和鱼的饮食的人低。

2020-03-01

大豆中发现的菌根定殖基因

 伊利诺伊州乌尔巴纳-与大多数植物一样,大豆与土壤真菌以共生菌根关系配对。这种真菌可以交换一些糖,而它是根系的延伸,可以吸收比植物本身更多的磷,氮,微量营养素和水。菌根真菌在土壤中自然存在,且市售的土壤接种剂,但是从伊利诺伊大学的新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大豆基因型同一种方式响应其菌根关系。“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一个菌根物种定殖基因型间显着差异和11?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