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Micro:细菌对芳环类污染物趋化性机制研究或进展

细菌对芳环类污染物趋化性机制研究或进展。

2013-11-20

Lab on a Chip :人类鼻腔上皮细胞嵌入的培养芯片对空气污染作出的灵敏反应

近日,研究指出上呼吸道是防御空气污染物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过敏原、细菌和环境毒物。

2014-09-16

BMC Biotechnol:英国培育出一种细菌能清除汞污染

受到汞污染的环境对人和许多生物都有害,但一项新研究显示,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一种细菌,不仅可在含高浓度汞的环境中存活,还能清除汞,减少污染。 美国波多黎各泛美大学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国《BMC生物科技》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转基因手段对一些细菌进行改造,使其含有能生成金属硫化物和多磷酸盐激酶的基因。实验显示,这种细菌能抵抗高浓度汞,即使汞浓度达到致死普通细菌的24倍,它仍能存活。

2012-11-18

为什么空气污染是百科全书式污染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然而,虽然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

2015-03-26

Sci Rep:柴油尾气污染会影响蜜蜂的气味识别能力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接触柴油尾气污染中所含常见空气污染物,会影响蜜蜂识别其已知道的花卉气味的能力。蜜蜂利用花卉气味来帮助定位、识别和辨识它们所吃的花卉。本文作者猜测,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蜜蜂的觅食效率,最终还可能会影响它们所提供的授粉服务。 蜜蜂(Apis mellifera)有灵敏的嗅觉以及学习和记忆新气味的极强能力。

2013-10-20

世卫组织机构将大气污染和颗粒物列为致癌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日前发布一份报告,将大气污染列为人类致癌因素之一。大气污染中的主要成分——颗粒物也被列为致癌因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致癌评估报告被视作“致癌物百科全书”,是致癌性物质的权威科学参考资料。该项目将物质根据致癌程度不同分为四类:致癌、可能致癌、未知和可能不致癌。 总部位于法国里昂的这家研究机构的报告说,有足够证据表明,大气污染会导致肺癌,提高膀胱癌发病率。

2015-03-26

中国几乎所有污染物排放量世界第一

11月2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在北京大学出席“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四十年”论坛时作了题为“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的战略思考”的报告。王金南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环境大山。他表示,几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量,从目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第一。他认为中国在环保方面战术存在问题,执行能力也很弱,此外,制度层面的问题也值得思考。

2015-02-16

欧盟利用克隆苔藓吸收大气污染颗粒物

苔藓(Moss)属于环境敏感植物,一般喜欢在阴凉、湿润、大气环境相对较好的条件下生长,因此又被人们称作大气污染生物指示器(Bio-Indicators)。正因为其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加之其无根生长奇高的表面质量比(Surf

2015-02-16

欧盟成功研制创新型水资源微生物污染检测技术

水质和用水安全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全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