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细菌或已污染火星创造全新生命形式
大肠杆菌,一种顽强的生命体。它将会是合适的火星殖民者吗? 英国研制的猎兔犬-2号火星着陆器,其经过特殊设计,专门用于搜寻火星生命体。但是遗憾的是它在降落火星后便失去了联系 据Discovery News网站报道,为了满足建造者们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表面奋力前行,搜寻着这颗红色行星在现在或过去可能曾经存在过的宜居环境。
生物技术迅速发展 水污染控制看到新希望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此做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PNAS:研究证实导致皮肤老化的自由基影响大气中的自然形成颗粒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松树是导致大气污染的最大贡献之一。它们释放的气体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它们中的多数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发生反应,产生微小的不可见的颗粒从而污染大气。在一项新研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Neil Donahu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松树释放物形成的生物源颗粒(biogenic particle)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具有动态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听取“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进展汇报
4月26日上午,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带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陆浩等负责同志介绍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的总体执行情况。项目首席科学家、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汇报了专项组在1月份京津冀地区灰霾事件中的观测研究分析结果及取得的认识,并对大气灰霾控制策略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环境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增长
近日一部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安全规律的学术专著指出,食品安全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污染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通过食源性疾病增长反映出来。 刚刚由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的《论质量安全型经济》指出,工业污染中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最为严重。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的现象时有发生,农用化学品造成的污染也司空见惯。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或导致精神分裂
最新研究:试验员将老鼠幼崽放在极度污染的环境中,老鼠成长过程中脑部神经很可能受损。这种受损包括大脑某一部分变肿大,就人类而言,变肿大的部分常出现在精神分裂患者脑中。相关研究结果已发布在《环境健康透视》
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中国境内是否会被病毒污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通报,埃博拉病毒自今年2月份在几内亚出现以来,截至7月20日,已有1093人被感染,有660人死亡,其中死者最多的是塞拉利昂,达219人。而埃博拉病毒还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及塞拉利昂继续蔓延,这些
上海科技支撑PM2.5污染与防治战略
近日,上海市科委支持的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在科学会堂举行PM2.5污染与防治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持续雾霾天气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各抒己见。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出席并讲话。
抗生素污染门背后的三个真相
近日,央视重点报道了抗生素污染的现象,引发关注。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事实和真相呢?“喝10万吨这样的水才等于吃一片药”是事实。在关于抗生素污染的讨论中,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吸引了大多数网友的眼球:微博认证为“
一种细菌可清除二恶烷污染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细菌可清除二恶烷污染。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二恶烷也称二氧六环、1,4-二氧己环,是一种微毒无色液体,主要用作溶剂、乳化剂、去垢剂等,对皮肤、眼部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并且可能对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急性中毒时可能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