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西湖将增设大气监测站 空气质量需向世遗中心备案

西湖将增设大气监测站, 空气质量需向世遗中心备案

2013-11-17

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2013-07-22

Nature:大气混合作用造成气候模型的不确定性

这篇论文为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变暖中所存在的长期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解释。

2014-01-07

Earth-Sci Rev:王永栋等白垩纪温室气候古大气CO2变化趋势研究中获进展

白垩纪是地质时期的典型温室气候时期,并发生了若干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CO2是显生宙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白垩纪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探究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2014-01-22

Nature Climate Change:大气气溶胶增加让全球水文循环衰减

1950年至1980年间的全球水文循环的衰弱归因于大气中气溶胶的增加,《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报告如是说。当环境变暖时,降水和河水流量的增加是理所当然,但是这种变化仍未获得观测。高浓度的人源性大气粒子要为这种矛盾承担责任,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逐渐增加的温室气体才主导水文循环的恢复过程。 Peili Wu等人分析了气候模型模拟数据以找出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2013-08-09

Nature:浮游植物细胞大小反映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钙板金藻”(又名球石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广泛分布)在藻类中是独特的,因为它们将碳既用于钙化、又用于光合作用。在这项研究中,Clara Bolton和Heather Stoll采用一个细胞碳流量模型发现,当二氧化碳浓度低时,这些生物将会把碳优先分配给光合作用而不是钙化,特别是在较大的细胞中。这一点反映在小球石和大球石的同位素特征之间的一个差别上,该差别在二氧化碳浓度高时会减小。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