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菌外膜囊泡调节巨噬细胞可抑制肿瘤转移
近期,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ACS Nano》上发表了题为“Sequentially Triggered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for Macrophage Metabolism Modulation and 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ion”的研究,证实了定向调节巨
Nature Medicine:中国科学家研发出可改善心脏功能和组织修复的心脏外膜装置
如今,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常见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而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的晚期症状,在全球范围内占相当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采取了多种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但心梗后心力衰竭的进展仍然是不可逆的。基于此,一种新型修复措施应运而生:心脏“创口贴”——心脏补片。目前公认的心脏补片包括细胞负荷补
Nat Microbiol:揭示细菌保护其保护性外膜的分子机制
2020年1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题为“β-Barrel proteins tether the outer membrane in many Gram-negative bacter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保护其保护性外
基于细菌外膜囊泡的肿瘤免疫治疗体系研究获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机能杀灭肿瘤细胞,具有应用前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却已成为掣肘肿瘤免疫疗法发挥功效的重要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辉和魏炜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细菌天然分泌的单纯细菌外膜囊泡(OMVs)在调节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潜力,并采用仿生矿化策略使OMVs表面生长出“隐形”磷酸钙外壳,避免单纯OMVs静脉
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治疗肺源性脓毒症/呼吸窘迫(ARDS),大幅降低死亡率!
2020年04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迅速蔓延。根据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止2020年04月16日19时,全球累计确诊超过209万例(209.8075万例),国外累计确诊超过201.4万例、死亡超过13.4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超过64.4万例,死亡3.09万例。新冠疫情形势空前严峻,各国政府正在
Nature子刊:人胚胎干细胞衍生的心外膜细胞在3D心脏中经过测试
根据英国心脏基金会(BHF)资助并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人胚胎干细胞(hESC)衍生的心外膜细胞可能是开发心力衰竭治疗方法。英国成千上万的人通常因心脏病发作而患有心力衰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
Nat Biotechnol: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外膜细胞增强心肌细胞驱动的心脏再生
2019年8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心外膜及其衍生物为发育和成体心脏提供营养和结构支持。为此,来自华盛顿大学的Charles E. Murry和剑桥大学的Sanjay Sinha合作测试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来源的心外膜在体外增强工程心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并提高hESC-心肌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中的疗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液晶状态的细菌外膜对抗生素敏感性至关重要
1929年,亚历山大·弗莱明首次发表了关于抗生素的《论青霉菌培养物的抗菌作用》的文章,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抗生素元年”。1944年,青霉素首次在美国生产出来,随后立即被投入到二战中治疗因伤感染的战士,拯救了难以数计的生命。因此人们把青霉素同原子弹、雷达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由此人们认识到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随后,金霉素(1947年)、氯霉素(1948年)、土霉素(1950年)、
细菌外膜的强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2018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作为一种抵抗感染模型的大肠杆菌,即一种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之一。这样的研究已导致人们开发出穿过细菌的保护性细胞壁来杀死它们的众多抗生素。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科学家们之前忽略了大肠杆菌的薄薄外膜紧贴它的厚厚细胞壁的物理力量。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7月18日在线发表在Natur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将细胞外膜泡重新改造为智能纳米级治疗药物
在过去十年中,细胞外囊泡(EV)已经作为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心肌梗死和炎性疾病)的关键无细胞策略出现。事实上,该领域正快速从有希望的体外结果转向体内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利用了EV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