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十大科普事件:百余院士抵制迷信入选
贺福初院士称“生命组学”研究模式已现端倪
近日,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的贺福初院士介绍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大发现时代”,指出集多种组学之大成的“生命组学”研究模式已现端倪,大发现时代将如影随形。相关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2013年第一期。 自然科学史表明,当人类对某一领域的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常常会出现一位甚至数位科学大家,促使一系列重大发现纷至沓来,相关学科因而进入“大发现时代”。
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郑国锠院士逝世
中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兰州大学生物系原系主任郑国锠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0月12日15时06分在甘肃省兰州市逝世,享年99岁。 郑国锠院士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被聘为兰州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工程院院士:转基因大米试验合法且符合国际惯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介绍说,美国科研机构在中国儿童群体中进行的转基因大米试验,从科学上说合理且有意义,进行程序符合我国法规法律,也符合国际惯例。
庞国芳院士获2014国际AOAC最高科学荣誉奖
2014年3月7日,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将2014年度哈维·W·威利奖(Harvey W. Wiley Award)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以表彰他“对各种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和
中国工程院就2013年院士增选有关情况作说明
中国工程院就2013年院士增选有关情况作说明 为使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政策不断完善,我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院士增选相关文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并在2013年增选工作启动前召开了三次增选政策说明暨增选提名软件使用说明会。院士增选工作办公室现汇总说明会上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做说明,供大家在提名和遴选工作中参考。
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资料图: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独得该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我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
复旦否认王正敏院士学术造假 央视证据遭当事人反驳
樊代明院士获首届法国医科院塞维雅奖
图片来自解放军报社 6月13日,法国医学科学院雅克·刚教授受弗朗西斯院长委托专程来华,授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消化病学专家樊代明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樊代明是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塞维雅奖2013年设立,用于表彰在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有重要发现发明、成绩显著的科学家以及为中法医学科学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雅克·刚说。该奖项由法国医学科学院组织专家每年评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