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hem & Biol:科学家开发出可有效抵御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新型物质

2013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欧洲,每年有超过2.5万人死于多重耐药性细菌引发的感染,近日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物质,其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毒力细菌,这种物质拥有多重机制可以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hemistry & Biology上。 文中,研究者开发的这种新型物质名为HDM-4,也就是宿主防御拟肽类物质-4。

2013-11-03

:发现环境有毒物质与中风存在关联

根据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于2012年7月16日在线发表在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2011年影响因子为5.297)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血液中含有高水平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和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又叫滴滴涕)的个人有更大的风险患上中风。

2012-11-18

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以毒攻毒”并非无稽之谈

中药发现有毒物质 “以毒攻毒”并非无稽之谈 据4月14日出版的《环球科学》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发表报告,宣称在中国传统药材中发现“有毒物质”,其中包括有毒植物、过敏素和濒危动物的器官。“美国之音”13日引述报告内容称,虽然中国传统医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但消费者应该警惕其对身体带来的危害。这一研究近日发表在《PLoS遗传学》上。

2012-04-17

Nature:单细胞DNA测序揭示微生物“暗物质

据《自然》杂志网站北京时间7月15日报道,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总物质量的23%由弥漫于其间且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组成;现在,美国科学家进行了微生物“暗物质”研究,他们用单细胞DNA测序技术对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发现,微生物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多样,研究同时揭示了不同物种间令人惊奇的关联。

2013-07-16

“江苏省生物质炭工程中心”获立项建设

日前,根据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高技发[2011]1197号”文件通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谢祖彬研究员主持申报的“江苏省生物质炭工程中心”获得立项建设,建设期为3年。 “江苏省生物质炭工程中心”是江苏省为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托南京土壤所建设的农林生物质炭化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研发应用的省级工程中心。

2012-11-19

PNAS:“软木塞味”葡萄酒的化学物质可能抑制嗅觉

“软木塞味”葡萄酒典型的发霉、不愉快的味道和芳香是因为被称为2,4,6-三氯苯甲醚(简称为TCA)的化学污染物的存在而导致的,而且长久以来被认为来源于TCA固有的不愉快气味,但是一项研究提示TCA反而可能通过抑制嗅觉细胞的气味探测从而导致一位顾客感受到这类味道。为了研究软木塞污染背后的机制,Hiroko Takeuchi及其同事监测了蝾螈的单个嗅觉细胞对暴露在TCA中做出响应的嗅觉探测机制的活动。

2013-09-17

2013年国内生物质能投资价值大调查

弹指一挥,庄会永已在生物质能这个历经冷暖的产业里摸爬滚打很多年。 作为国家农林生物质工程专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生物质发电企业国能生物发电集团科技部总经理,8年里,庄会永的脚步遍及全国140多个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县市,密切跟踪分析国内规模化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运行和管理情况。 与“风光无限”比,中国的生物质能发展相对滞后。

2013-03-05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37号)要求,严厉打击保健食品生产中非法添加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现予以印发。

2012-03-20

鸦片类物质受体可用于新药研发

2013年8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佛罗里达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6'-guanidinonaltrindole(6'-GNTI)的受体在某些生物信号通路中有明显的定位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被药物研发人员用以寻找新药物。

2013-08-07

Science:庄小威揭示细菌遗传物质组织机制

素有哈佛美女教授之称的庄小威(Xiaowei Zhuang)博士被业内人评价为“有天赋的执着科学家”,她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考取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评选出的“天才奖”,独得奖金50万美元。之后在她3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