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astroenterology:靶向作用特殊生物钟蛋白或有望治疗炎性疾病

2018年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某些炎性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与时间有关,那么你该怎么办?近日,来自巴斯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急性重型肝炎的严重性和死亡率或许依赖于疾病被诱发的时间。研究人员对人类细胞和小鼠细胞进行研究发现,生物钟蛋白的抗炎性作用或许能够通过减缓患者的症状及增加其生存率,来抑制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

2018-02-01

科学家解读近期生物钟领域重磅级研究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生物钟相关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1】BMC Cancer: 生物钟能够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DOI: 10.1186/s12885-017-3896-y生物钟对于人体健康以及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睡眠,耗能以及食物的代谢等等。如今,来自TAMU的研究者们发现生物节律能够为成年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研究者们发现一类蛋白质的时序性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以及增殖之间存在相关性

2018-01-24

科学家发现生物钟调控叶片衰老新机制

 生物钟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昼夜周期变化而进化出的协调细胞内基因表达、代谢网络调控的分子系统,调控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多个过程。生物钟使植物的内源节律与外部昼夜变化的光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协调,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竞争性优势。叶片衰老过程能将营养和能量从衰老的叶片向正在发育的组织和器官转移,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胁迫,但生物钟是否参与调控叶片衰老过程尚不清楚。茉莉酸(JA)是脂肪酸的衍生物

2018-01-15

BMC Cancer: 生物钟能够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生物钟对于人体健康以及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睡眠,耗能以及食物的代谢等等。如今,来自TAMU的研究者们发现生物节律能够为成年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研究者们发现一类蛋白质的时序性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以及增殖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神经胶质瘤中遭到了破坏,作者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靶向治疗癌症,同时不会对周围的健康组织造成损伤。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

2018-01-12

科学家解读癌细胞如何“重写”自身生物钟得以存活?

2018年1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利用未折叠的蛋白反应来改变生物钟(昼夜节律)从而促进更多肿瘤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图片来源:Hollings Cancer Center 肿瘤为了生长和扩散,癌细胞就必须制造比正常水平更多的核酸和蛋白质,因此其就会不断自我复制,然而在能增加

2018-01-02

国家“十三五课”题组发布我国首份《高血压生物钟大数据报告》

12月9日“第二届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现场,国家“十三五”慢病管理重大专项课题组组长、康康血压总裁周恒发布了我国首份《高血压生物钟大数据报告》,引发百余名出席专家的关注与热议。国家“十三五”慢病管理重大专项课题组组长、康康血压总裁周恒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高度一致201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被授予了三位研究人体昼夜节律的遗传学家,诺贝尔委员会官方新闻称:他们的工作窥探了生物钟的秘密,并解释

2017-12-13

科学家阐明人类机体红细胞生物钟发生的机制

2017年12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萨里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机体红细胞昼夜节律发生的奥秘,同时他们还发现钾离子或许在红细胞昼夜节律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红细胞和机体中其它细胞类似,其也有24小时的生物钟,即在白天和夜晚会发生细

2017-12-13

生物钟警报:熬夜大脑会“自噬” 夜猫子们别再作死!

我们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可还有一句话是“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实际上,随着生活多元化与节奏多元化,“夜猫子”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也给不少人带来了烦恼。图片来源网络据外媒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当老鼠睡眠不足时,大脑将开始“自噬”。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对老鼠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它们睡眠不足时,大脑中的“清除细胞”变得更加活跃,这些细胞叫做“星形胶质细胞”,就像是

2017-11-06

专家:利用生物钟或治愈癌症 使治疗事半功倍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7年首个揭晓的诺贝尔奖被授予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按照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瑞典生理学家拉尔森所说,晚上睡觉,白天吃饭,生命都需要适应这种规律。当生物钟规律紊乱时,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但是,近日有科学家却指出,早睡早起并不适合所有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根据今年的诺贝尔奖——地球自转产生了

2017-10-09

生物钟学者释疑熬夜:强迫夜猫子型早睡不利于其健康

“最新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喊你不熬夜了!”2017年首个揭晓的诺贝尔奖被授予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10月3日,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珞颖向澎湃新闻解释,“至少我们的研究显示,早鸟型(早睡早起)和夜猫子型(晚睡晚起)人群的生物钟是有差异的,强迫夜猫子型人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他在不应该醒的时候醒

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