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大等研究真生物囊泡转运机理获进展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和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展开合作,在新研究中首次发现酵母SNARE蛋白Vti1采用了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结合位点与接头蛋白Ent3相结合,这一发现为真核生物囊泡转运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26日出版的国际著名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2012-11-18

Science:科学家攀上合成生物学“珠峰” 合成首个真生物

日前,由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首次成功合成了一个真核细胞染色体。

2014-04-11

科学家合成第一个真生物染色体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近日在合成生物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有史以来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制造出人造真核生物染色体,他们将这个特制的染色体嵌入了啤酒酵母体内,这个人造染色体不仅可以发挥特定作用,而且还能成功遗传给下一代的酵母。至此,我们离创造人造生命又近了一步。

2014-04-22

Nat Rev Genet:真RNA聚合酶II(Pol II)的中断广泛存在

跟随转录开始的真核RNA聚合酶II(Pol II)中断在不同的物种中成为一个普遍的基因调控机制,尽管在发育中的功能性作用的特征并不明显。对果蝇发育的新研究表明,Pol II中断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于原肠胚形成期间的同步基因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2013-07-18

Bioresource Technol:方真等小桐子水解糖发酵工艺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园生物能源组方真研究员等的最新研究成果“Production of 2,3-butanediol from acid hydrolysates of Jatropha hulls with Klebsiella oxytoca。”研究人员在小桐子壳水解糖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工艺获新进展。

2011-12-27

Carcinogenesis:吴乔等受体相关癌症信号传导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arcinogenesis刊登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Orphan receptor TR3 participates in cisplatin-induced apoptosis via Chk2 phosphorylation to repress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

2012-11-18

PLoS ONE:解读“蓝”鸡蛋的遗传学

蓝壳鸡蛋的外观美观又美味, 蛋壳硬度和强度比一般的褐壳鸡蛋高,是最新的美食时尚并在各大超级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近来,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了,到底是什么把蛋壳变成了这种非一般的颜色。

2013-08-22

Mol Cell:揭示短延伸复合物调节内小RNA分子的关键作用

2013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州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短延伸复合物(LEC)的很少被研究的因子在小核RNAs(snRNA,核内小RNA分子)的转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3-08-11

PNAS:日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奇特双

近日,日本科学家在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附近发现一种靠从地幔物质中吸收营养的双壳贝,这有望成为探索地球上生命诞生之谜的线索。相关论文刊登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 日本海上保安厅日前说,其研究小组是在距查林杰海渊80公里处、约5620米深的海底发现这些贝类的。这次调查在2010年9月利用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载人深潜器“深海6500号”实施。

2012-11-18

Nature:逃出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促进癌症形成

染色体,图片来自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HM), Spooner。 人们经常在癌细胞中发现细胞核外染色体。不过根据2012年1月18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研究人员发现细胞核外染色体可能在癌症形成上也发挥着一种作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