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M:尽管接受治疗,潜伏性HIV病毒库仍然能够增殖和自我补充
2017年6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了新的证据证实感染上潜伏性HIV病毒的免疫细胞能够增殖,从而补充抵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ntiretroviral drug therapy, ADT)的HIV病毒库。尽管在大多数情形下,HIV能够通过治疗加以控制,这些HIV病毒库细胞的增殖给开发HIV治愈方法造成一种持久存在的障碍。相关
维生素D能缓解哮喘和特应性皮炎吗?
根据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布伦特理查兹的PLOS医学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维生素D补充剂不可能降低儿童或成人哮喘、特应性皮炎或过敏症的风险。一些以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特应性皮炎(皮肤发痒的炎症)和IgE水平(与特应性疾病(过敏)相关的免疫分子)水平升高有关。在新的工作中,研究人员从以前的大型研究中,对超过10万人的遗传和健康数据进行了研究,以确定与维生素D水平相关的遗传改
Cell:揭示甲型流感病毒劫持人细胞进行增殖机制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4.0212017年5月6日/生物谷BIOON/---人们对流感病毒了解很多,但是对它们如何在人宿主细胞内增殖和扩散感染的理解知之甚少。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鉴定出甲型流感病毒劫持人细胞中的RNA外切体(RNA exosome)进行增殖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4日的Cell
JEM:免疫细胞增殖的遗传调控机制
生发中心是淋巴结中生产抗体的B细胞快速增殖以及分化时所停留的暂时性的区域。生发中心可以被分为暗区与亮区。当增殖以及分化发生的时候,B细胞需要在两个区域之间转移。目前,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者们找到了调控B细胞转移的关键基因,或许能够帮助解释特定类型淋巴瘤产生的原因。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
赛诺菲/再生元Dupixent获FDA批准,系首个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靶向生物疗法
Dupixent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靶向抑制2种关键炎性因子IL-4/IL-13的过度激活信号,这2种因子是特应性皮炎(AD)持续内在炎症的关键驱动因素。
上海生科院发现胞外信号通过ERK激酶磷酸化Lin28调控P19细胞增殖及分化
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Phosphorylate Lin28a
研究发现胞外信号通过ERK激酶磷酸化Lin28调控P19细胞增殖及分化
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s) Phosphorylate L
皮炎新药取得关键性3期临床成功,有望重磅推出
近日,生物制药公司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和赛诺菲(Sanofi)公布了3期阶段临床试验CHRONOS的一年长期详细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局部皮质类固醇(TCS)单独用药相比,接受在研新药DUPIXENT(dupilumab)
J immunol: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过敏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的、发痒的、过敏性皮肤疾病。全球范围内有15%到20%的儿童受到该病的侵染。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上皮细胞防护层的损伤以及Th2与Th22的紊乱是其重要的特征。另外,瘙痒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慢性定植也是其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IL-22的表达、调节及功能的调节方式以及Th22与Th2的紊乱背后的机制并不清楚。
日本破解特应性皮炎致痒机理,为药物开发带来契机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过敏反应,起因是由于身体对入侵异物产生过度反应。7-15%的日本人患有这种"国民病",由于长期的瘙痒而影响生活质量。根据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原因是体内产生了大量的致痒分子IL-31,但具体的机理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