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p Med:类器官技术破解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代谢弱点——甲氨蝶呤BAY-2402234带来新曙光

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中核苷酸合成显著增强,甲氨蝶呤和BAY-2402234可有效抑制其核苷酸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动物模型中甲氨蝶呤能延缓肿瘤生长,凸显了核苷酸合成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2025-01-07

Nature Biotechnology:迈向市场的miRNA治疗——挑战机遇

尽管miRNA治疗面临众多挑战,但它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依然光明。随着对miRNA生物学作用的深入理解,以及递送技术和靶向技术的进步,miRNA有望在未来的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11-09

人类胎儿胰腺类器官的长期扩增分化潜力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LGR5+细胞的关键作用,也为类器官技术在胰腺研究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2024-12-11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刘婷/方东/黄俊团队发现BRCA1/2合成致死的新通路,为癌症治疗带来新靶点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 MSANTD4 在复制叉稳定性维持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复制叉稳定性维持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1-18

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巧妙平衡“更新”“分化”的可调节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

来自中国同济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调节的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其能实现在自我更新和分化之间可控的平衡。

2025-01-15

13万人研究:多吃碳水化合物较低痛风风险相关,但游离糖(饮料、甜点等)是例外

本研究揭示了膳食碳水化合物与痛风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总碳水化合物、非游离糖、淀粉和纤维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痛风风险显著相关,而较高的游离糖摄入量则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2025-02-02

华西团队发现,空气污染精神障碍风险增加最多196%有关

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调查了环境空气污染与常见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证实PM2.5、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与特定精神障碍之间的潜在关联,强调了制定有效治理策略以及采取相关措施的重要性。

2024-12-30

Nature Medicine:基因解码脂肪肝的双重亚型,精准预测个性化干预的新希望

在该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已知和新发现的MASLD相关遗传位点进行分析,构建了两个独立的pPRS。

2024-12-14

Nat Commun:皮肤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亚型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免疫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靶向作用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或有望增强免疫疗法在治疗多种皮肤癌上的疗效。

2024-12-20

超220万人数据显示,GLP-1RA43种健康风险降低、19种增加有关

GLP-1RA接受着一系列严格考核,被证明具有改善血脂、抗炎、保护心血管等潜在优势,同时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副作用也在一直被质疑。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塌房”。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