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rcinogenesis:大蒜抗肿瘤增殖机制

近来研究显示大蒜具有防治肿瘤和癌症的功效。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早期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2012-11-18

Diabetes:ChREBP介导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

葡萄糖能刺激啮齿类动物和人来源的β细胞复制增殖,但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机制仍知之甚少。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在肝脏、褐色及白色脂肪组织、小肠、肾和肌肉等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 ChREBP是葡萄糖信号途径中的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哺乳动物体内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组织脂肪沉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2-11-18

Cytokine:IL-22调控PI3K/Akt/mTOR信号级联诱导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22(IL-22)是一个相对发现较晚的细胞因子,目前已被发现能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增殖,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牛皮癣、类风湿关节炎(RA)等。这些疾病的特点就是会角质细胞和滑膜增生。 PI3K/Akt/mTOR信号级联在细胞生长和存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11-18

Mol Cell Endocrinol:吲哚3原醇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机制

早期研究十字花科类蔬菜提取物吲哚3 原醇(I3C)能抑制人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的降解。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运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开展相关研究,发现I3C可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抑制IGF1的下游信号转导效应。

2012-11-18

Neural Regen Res:白血病抑制因子干预脑梗死小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eural Regen Res杂志于2012年7月19期出版的一项关于“Effects of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free radicals and endogenous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2012-11-18

Immunity:REG3A调节银屑病和皮肤修复的细胞增殖和分化

上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是创面修复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上皮细胞增殖异常是皮肤疾病银屑病的内在原因。这些炎症过程中上皮细胞增殖的触发因子尚未完全理解。 本研究表明,再生性胰岛起源蛋白3α(REG3A)在银屑病、创面修复以及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皮损情况下的角质细胞中高度表达。 研究还发现,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过活化角质细胞编码的IL-17受体A(IL-17RA)诱导角质细胞表达。

2012-11-18

PNAS:揭示RNA病毒劫持宿主细胞进行增殖机制

通过发现某些病毒如何利用它们的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微生物学家们鉴定出一种新方法来开发一种广谱性疗法来治疗诸如脑膜炎、脑炎、肝炎和可能普通感冒之类的病毒性疾病。 在这项由Bert Semler教授领导的新研究中,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和丹麦同事们发现某些RNA病毒劫持人细胞中的一种关键性DNA修复酶从而产生用于它们进行复制时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2012-11-18

Cell Reports:抑制miR-138可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转移

2012年9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都属于恶性神经胶质瘤,它们都是高度浸润性的。患者这些高度侵袭性的和经常是致命性的颅内恶性肿瘤的病人平均存活期小于12个月。 尽管当前人们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但是它们经常复发。

2012-11-18

Mol Cell:一蛋白复合体促进癌细胞增殖

日本山口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发现由两个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体与癌细胞的形成和增殖相关,如果能找到切断两者结合的物质,就有望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药。 发现蛋白质复合体与癌细胞增殖相关的是山口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中井彰率领的研究小组。据研究人员介绍,此前的研究表明,名为“热休克转录因子1”的蛋白质能使细胞内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维持在一定水平,这种作用在癌细胞内尤其显著。

2012-11-18

:E3泛素连接酶RNF126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蛋白泛素化在维持细胞稳定性和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系统功能紊乱与多种肿瘤(如乳腺癌等)产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蛋白泛素化过程由三种酶依次催化完成,包括泛素激活酶(E1)、泛素连接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E3泛素连接酶决定了泛素化底物的特异性,大量研究表明其可能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靶标。但是,目前大量的E3泛素连接酶的功能还不清楚。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