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杜邦先锋:转基因技术全球推广面临挑战

据杜邦先锋亚太地区、中国、欧洲和非洲(ACEA)副总裁Dan Jacobi称,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欧盟等国家的推广将会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在中国,虽然中国政府承认转基因技术的价值,但是他们更倾向于自行开发推广该技术,而不是仅仅让跨国公司把这技术带入中国。所以Dan Jacobi表示,他们已选择跟中国大学里的科学家合作,通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共同研究开发得到高性能的转基因品种。

2015-02-15

基因技术是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8倍,转基因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日前在转基因学术讨论会上介绍说,自1996年以来,国内外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到2011年整整走过了16年历程,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6个增加到29个;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发展到1.48亿公顷。

2015-02-15

日本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无花粉杉树

据日本共同社3月25日报道,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日前宣布,已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没有花粉的杉树。由于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政府不予批准,转基因杉树将无法在户外种植,其实用前景尚未明了。不过该研究所表示:“(转基因杉树)有望对减少花粉症做出一定贡献。希望将来能够得以种植。” 该研究所使植入无花粉化基因的土壤中农杆菌侵染未成熟的杉树种子,从而培育出没有花粉的杉树。

2015-02-16

拜耳就转基因技术侵权再度诉陶氏益农

就在陶氏的新除草剂24-D胆碱(和其它除草剂同陶氏的enlist系列转基因作物共同组成Enlist抗草体系)顺利获批,陶氏随后向美国农业部为 enlist中的转基因大豆(这个作物能同时耐受24-D胆碱,草甘膦草胺膦)谋求申请之际,拜耳却不依不饶,再次就转基因技术专利侵权一事向其发难。

2015-02-15

生物技术公司开设网站联合化解转基因作物敌对情绪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联合设立了一个网站,他们承诺将通过该网站回答公众提交的转基因作物相关问题。 该网站为GMO answers.com,由生物技术委员会成员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成员包括巴斯夫、拜耳作物科学、陶氏益农、杜邦、孟山都和先正达。

2015-02-16

基因在印度:技术成果与社会因素的夹板之间

印度作为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在保证庞大粮食供应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及产业界必须设法解决的问题。印度科学家们比较清晰地意识到生物技术可在人民生活中发挥较大作用,进而重视转基因农业技术。因此,转基因技术研究在印度开展的比较早,在许多层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这是印度国情带来的必然性。

2015-02-15

专家:转基因技术不会改变农作物的遗传规律

2009年11月,农业部批准发放部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自此,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 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但由于需要评估转基因品种表现性状和遗传变异效应,大众质疑声不绝于耳。

2015-02-15

美吉生物引入光学图谱技术基因组服务再升级

5月12日,美吉生物正式订购OpGen全基因组光学图谱系统,在上海建立基因组测序拼接平台和光学图谱服务中心。

2015-02-15

彭于发:转基因技术可助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建议中国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 彭于发在出席两会时说,“解决粮食供应问题,需要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当了十年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说,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借助于转基因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能够提高我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02-15

基因在日本:技术走高速路 产业行慢车道

与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综合研发能力和许多单项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已经开发出大量的动植物转基因新品种或新材料。 但另一方面,日本民众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质疑,以及地方政府对转基因产品的生产销售限制极为严格等原因,导致日本农业转基因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