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血培养系统能更有效检测败血症
今年的世界败血症日 World Sepsis Day 刚刚过去。之前,美国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临床感染疾病》杂志曾发表了一项关于检测潜在败血症患者的一项研究结果,该项研究证明了现代血培养瓶中的抗菌药物移除装
朱剑华-董宝机医学人才培养基金颁发仪式在中山医院举行
11月1日,第四、五届朱剑华-董宝机医学人才培养基金颁发仪式在中山医院举行。中山医院王玉琦院长、校友陈松鹤教授、朱同玉副院长以及相关临床科主任、受资助医生等出席颁发仪式。 颁奖会上,朱同玉简要介绍了第四、五届朱剑华-董宝机医学人才基金选拔过程及获奖者的基本情况。获奖者林瑾仪、卢韶华医生汇报了自己近几年的工作成果及未来的研究计划。
:首先实现正常细胞体外培养时长期存活
在能够引领生物医学研究变革的一次主要进展当中,科学家们发现一种从癌症病人身上获得的正常细胞与同样来源的肿瘤细胞在实验室中存活,而这以前是不可能的。实验室中正常细胞通常在有限次分裂之后死亡,而很多常见的癌细胞不可能在体外培养时保持不变。这种新技术2011年12月21日发表在《美国病理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上。
Unisense FertiliTech A/S 宣布培养皿设计获美国专利
Unisense FertiliTech A/S 宣布,该公司的 EmbryoSlide(R) 培养皿设计获得了一项美国专利。EmbryoSlide(R) 培养皿与 EmbryoScope(TM) 缩时系统在体外受精时共同使用,以便实现人体胚胎最佳培养效果。
中央投入17亿元建设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7月8日据财政部网站发布通知称中央财政拨款17亿元促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 经济建设司消息称: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拨款)17.35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Lab Chip:新微装置分离培养循环肿瘤细胞
近日,哈佛大学韦斯研究所仿生工程与波士顿AOS医院之间合作研究创造了一种微流体装置,可以收集稀少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以便进一步进行血液分析。循环肿瘤细胞已脱离原发肿瘤部位,并经常生成一个次级或转移性肿瘤灶。分离CTCs和培养以及后续的分析很困难。培养从血液中分离出的一种罕见的肿瘤细胞可以帮助改善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研究结果发表在Lab Chip杂志上。
Life Technologies将投资2000万美元扩大位于苏格兰的细胞培养厂
-- Life Technologies 将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扩大位于苏格兰的先进细胞培养厂-- 苏格兰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打败美国和亚洲对手,赢得投资 苏格兰格拉斯哥2012年4月2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Life Technologies (NASDAQ: LIFE) 宣布对其欧洲、中东和非洲总部的现有制造厂进行一次大规模扩展。工厂位于格拉斯哥附近的 Inchinnan。
Nature:科学家从人卵细胞培养出胚胎干细胞
10月6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用人类卵细胞培养出了胚胎干细胞,虽然这项成果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已是“黄禹锡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养出正常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成果。这一成果可能引起有关克隆问题的新一轮大争论。 (图片来自原文) 将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植入卵细胞中,将其培育成为胚胎干细胞甚至最终培养出新的个体,就是常说的克隆技术,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用这种技术得到的。
:科学家开发出3D培养心脏的方法
2013年7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MIT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培养3D组织的技术,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描述了他们是如何构建特殊类型的脚手架来培养功能性3D心脏组织的,该技术有望帮助科学家实现培养人工器官的梦想。 时至今日,科学家还只能培养二维组织或者简单的三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