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示“垃圾”DNA控制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
2013年8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悉尼雪梨百年研究所(Sydney's Centenary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DNA中97%的垃圾DNA虽然并不编码产生任何蛋白质的指令,可是其在控制细胞发育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作用。
Arch Dermatol:蛆虫清理大型伤口速度赶超手术
目前,法国研究人员在《皮肤病学文献》上发表了他们最新发现"Maggot Therapy for Wound Debridement"。科学家认为蛆虫在短期内祛除受感染组织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法国研究人员表示,蛆虫清理难于愈合的大型伤口的速度可能超过手术,例如糖尿病患者身上的伤口。为了让这些伤口愈合,医生通常用手术刀或者酶祛除感染或者死亡的组织,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清创术”。
Sci Transl Med:大脑中也存在一个“垃圾”清理系统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也存在一个清理“垃圾”的系统,他们认为,当该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就会引发神经紊乱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这一发表于6月27日《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有望成治疗此类脑疾病的关键。 “基本上所有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与细胞废物的累积有关。
Neuron:科学家发现“垃圾”DNA或是引发精神分裂症的罪魁祸首
垃圾DNA或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者在文中发现,一种名为LINE-1的反转录转座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中水平很高,而且其可以修饰和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因此研究者推测其可能是引发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SFDA吴浈副局长:开展中药市场清理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SFDA副局长吴浈日前带队先后到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检查工作,深入了解了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运营方式、经营现状及质量监管情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地方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就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秩序、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交换了意见。
Nat Methods:“垃圾基因”并非一无是处 研究发现其也编码蛋白
Science :睡眠时悄悄工作的“水中垃圾车”
对那些闹不清楚为什么睡一夜好觉会让我们能更好思维的科学家来说他们现在终于摸清点门道了。据一项新的研究报道,发生在就寝时间的独特的大脑变化可清除在白日积聚的有害毒素。 当人类的睡眠被剥夺时,除了其它的行为方面的问题之外,他们还会表现出进行决策的问题和学习障碍。有一点很清楚的是人们为了要能每日正常的运作并保持健康就必须要休息,但是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睡眠可诱导恢复性的效果。
Nature:全球固体垃圾生产量达到最大的日期
“Peak waste”指的是全球固体垃圾生产量达到最大的日期,它可以很好地表示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大的时间。 这一时间具体什么时候到来难以预测,但Daniel Hoornweg、 Perinaz Bhada-Tata 和Chris Kennedy在本期Nature上的一篇Comment文章中通过计算指出,按照当前的社会经济趋势,“Peak waste”在本世纪不会出现。
葛兰素史克清理并任命HGS新的管理层人员
2012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份监管文件,在取得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GS)控制权的同一天,葛兰素史克(GSK)已驱逐了HGS管理层人员及大部分董事会成员。 同时,GSK公司老将Deirdre Connelly取代H. Thomas Watkins,担任HGS总裁兼CEO;Adrian Rawcliffe担任首席财务官(CFO);Daniel Troy担任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