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傅小兰等发现恐惧表情识别成绩与左侧杏仁核体积存在关联

恐惧表情是人类恐惧情绪的外在表达,是人类的六种基本表情(高兴、愤怒、悲伤、厌恶、惊讶、恐惧)之一。正确识别该类表情对人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表明,杏仁核(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

2014-01-22

Genes & Devel:科学家揭示老化和神经变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近日,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常见果蝇的小RNA分子进行研究来揭示疾病发生和老化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

2014-02-08

PLoS Pathogens:研究发现牙周病和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联机制

2013年9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出现牙龈疾病是否表示将来会有关节问题?虽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们早就知道这两个流行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病和类风湿关节炎(RA)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其中微生物的机制仍不清楚。

2013-09-15

Scientific Reports:李霞等发现癌症小分子与miRNAs关联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高通量识别人类癌症中小分子化合物与miRNA间的关联关系,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社旗下《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miRNA是一种单链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与人类癌症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

2012-11-18

Biol Psychiat:研究揭示心理介入与乳腺癌病人自身基因表达存在关联

迈阿密大学心理与肿瘤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H. Antoni带领的科研团队在《Biological Psychiatry》上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患有乳腺癌的妇女采用一种“压力管理程序”的治疗手段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改变乳腺癌肿瘤的发展进程,进而揭示对肿瘤病人心理介入和病人自身的基因表达存在一定联系。

2012-03-28

PLoS One: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促炎症因子多态性关联分析

目前,乳腺癌病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及炎症方面。已知促炎症因子IL-17A和IL-17F能够介导炎症和癌症的发生。为了评估在乳腺癌风险中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来自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预防及治疗中心的庞达教授及其课题组在中国汉族女性中开展了一个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IL-17A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风险有关。

2012-11-18

Cancer Cause Control:肥胖和患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

一项主要涉及白人妇女的研究发现:一个更大的腰围与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较高相关,但腰围对乳腺癌的“贡献”未超过体重指数的“贡献”。这项研究由美国癌症协会研究人员完成,新研究未证实先前的发现,即体形本身是乳

2014-04-29

Epilepsia:精神分裂症与癫痫症具有双向关联

来自台湾的研究人员已证实了精神分裂症与癫痫症之间的一种双向关联。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抗癫痫联合会(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期刊Epilepsi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称,癫痫病患者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要高8倍,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患上癫痫症的可能性则要高6倍。

2012-11-18

Science:激素血管加压素与时差有关联

据在小鼠中的一项新的研究披露,从时差中恢复的速度可能是由脑中的叫做血管加压素的激素决定的。当身体内的生物钟与环境的明暗周期不同步时会产生时差所致的疲劳及其它症状。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意识到这个系统的存在,因为它与环境的明暗周期完全同步,但快速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会让我们的内部时钟去同步化。人们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这种现象仍然知之甚少。

2013-10-08

Nature:糖尿病和心脏病之间的生物关联机制

2013年10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卫生系统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当血液中糖的含量高得离谱(含量高导致心律不齐,心律失常与心脏衰竭和心脏猝死相关)时一种生物通路被激活。 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糖尿病是心脏疾病一种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