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部门联合发文 住院医师培训需落实“两个同等对待”!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发﹝2021﹞18号)。旨在进一步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制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提出的关于“两个同等对待”,以及《国

2021-09-09

Redox Biology:长期服用特定的种微量元素对小鼠增龄的影响

微量元素(TES)是维持身体功能和健康状态的各种过程所必需的。

2021-08-30

耶鲁团队首次拍摄新冠病毒感染活体动物全过程:抗体治疗需要“最佳”时机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一年多,在疫情期间,特异性中和抗体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新冠肺炎。抗体是具有多种特性的多功能分子,然而科学家们对其免疫保护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近日,发表在 Immunity 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活体动物中使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捕捉到了SARS-CoV-2(新冠病毒)的传播过程,追踪病毒从受感

2021-08-25

Science发文手撕“实验室泄露论”,易感染蝙蝠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交易可能是新冠爆发的最大元凶

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SARS-CoV-2)的溯源工作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近日,Science发文表明新冠病毒的爆发原因可能是易感染蝙蝠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交易,明确地否定了“武汉病毒所泄露新冠病毒“的阴谋论。

2021-08-27

Nature Communications:仿生催化合成环色烯缩酮类化合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灿与研究员刘等在仿生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模仿四环色烯缩酮的生物合成路径,发展了金-钪双金属协同手性催化原位生成邻位亚甲基醌(o-QMs)和色烯中间体的过程,实现了四环色烯缩酮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四环色烯缩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结构中并具有突出的抗

2021-08-26

溴代阻燃剂溴双酚A及衍生物的肝脏免疫毒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曲广波等在溴代阻燃剂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Toxicity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nd Its Derivative in the Mouse Liver Following Oral Exposure at Environ

2021-08-19

Nat Aging:隐性转录升高与哺乳动物干细胞衰老有关

2021年8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尽管可见的衰老迹象通常是明确无误的,但揭开触发它们的原因一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布朗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之前已被描述过的与酵母和线虫的衰老有关的称为隐性转录(cryptic transcription)的细胞现象在衰老的哺乳动物干细胞(包括小鼠造

2021-08-10

有机-金属杂化体对核酸链体-双链杂化体的选择性结合和溶液结构

核酸二级结构的形成对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四链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已被发现存在于基因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定区域。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影响着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酶活性。含有互补碱基对的富鸟嘌呤寡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四链体-双链杂化体(QDHs)。在脑组织和肿瘤相关基因中发现了高频率的可形成QDH的序列。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的

2021-08-14

Protein Cell:我国科学家首次构建出灵长类动物海马体衰老的单核转录组图

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一个叫做海马体的区域。它在学习和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在功能上与各种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但是,是什么促使它走上衰老之路?海马体具有复杂的结构,由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组成,所以用传统的技术很难准确地揭示参与衰老过程的各种细胞类型的分子调节网络。此外,由于伦理方面的限

2021-08-09

川大学:细胞外囊泡调节巨噬细胞介导的损伤和修复反应

巨噬细胞通常分为经典活化(M1)和交替活化(M2)两种,分别表现为促炎和抗炎两种表型,这两种亚型之间的平衡在调节组织炎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通过小细胞外囊泡的释放(EVs)过程中发布的EV强调组织细胞能促进邻巨噬细胞的激活和极化可以反过来释放EVs和因素,可以促进细胞和组织炎症和压力伤害,反之亦然。这篇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