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ULAR 2018:葛兰素史克狼疮药Benlysta长期治疗数据显示,器官损伤进展率低

2018年6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18年欧洲风湿病学年会(EULAR2018)上公布了狼疮药物Benlysta(belimumab,贝利木单抗)2项新的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长期接受Benlysta治疗,器官损伤进展率低。SLE患者由于疾病活动和药物毒性而存在多器官系统不可逆损伤的风险。损伤

2018-06-14

中科院科学家建立器官特异性血管遗传靶向技术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etic Targeting of Organ-Specific Blood Vessels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工作建立一套新的遗传操作系统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遗传靶向,可用于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并成功构建了心脏冠状动脉特异性Cre(CoEC-Cre)和大脑血管特异性Cre

2018-06-09

很多器官和组织正常发育根本不需细胞凋亡

2018年5月26日/生物谷BIOON/---程序性细胞死亡,也被称为细胞凋亡,是一种以可控的方式清除体内的患病的、受损的或不需要的细胞以限制对身体造成的副作用和损害的正常过程。在20世纪40年代,细胞凋亡首次被描述为在胚胎发育中发挥作用。在过去的70年里,许多研究已提示着细胞凋亡在发育期间的大多数阶段和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04.

2018-05-26

阿斯利康青睐 器官芯片技术有望加速新药发现

 近日,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Emulate公司与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创新药物和早期开发(IMED)生物技术部达成协议,将其器官芯片(Organs-on-Chips)技术结合到阿斯利康的IMED药物安全实验室中。阿斯利康是首家与Emulate合作,将器官芯片技术整合进内部实验室的医药公司。自2013年起,阿斯利康就已经与Emulate在器官芯片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这两家公司曾

2018-05-21

什么是类器官?解读近年来类器官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科学家们可以从病人体内取出一些细胞,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出所谓的“类器官”,而类器官就是一种三维的微器官,与来源组织和器官高度相似,这一切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完成。类器官可以说是神奇的“多面手”,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发育,同时帮助我们治愈疾病。有了类器官,研究人员可以深入观察人体的变化、检验药物的功能以及发展实验室层面的再生治疗法。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类器官领域的

2018-04-30

Cell:构建出膀胱癌患者特异性的类器官,有助指导治疗

2018年4月28日/生物谷BIOON/---膀胱癌是美国第五大常见的癌症,但它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疾病之一,这因为很少有动物模型能够反映这种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在精准医学时代,对单个患者肿瘤的分子分析(molecular profiling)被用于鉴定这个患者体内的癌症驱动基因突变。这种知识可能有助医生选择最好的药物来抵抗癌症,但是这种分析并不总是能够预测患者对特定疗法作出的反应。类器官(organo

2018-04-28

CRISPR J:开发出CRISPRdisco软件,对CRISPR/Cas系统进行鉴别和分类

2018年4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Rodolphe Barrangou、Alexandra Crawley和AgBiome公司的James Henriksen开发出一种被称作CRISPRdisco(CRISPR discovery)的自动化生物信息学工具,该工具旨在提高日益多样化的CRISPR-Cas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实用性和可用性,并帮助科学家

2018-04-17

3D打印器官模型指导心脏瓣膜手术计划制定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在医疗卫生领域,大家更多的意识到了这一项技术能够为医疗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和改变,例如,打印用于替换的身体组织,或是通过3D打印器官指导医疗的进行或用于教育患者。很多3D打印的技术,已经开始走进高端的医院,应用于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在底特律的亨利福特医院(Henry Ford Hospital )里,医生们已经开始尝试使用3D打印的器官模型来指导心脏瓣膜手术的计划制定

2018-04-04

Nature子刊:人体组织中的interstitium真地是一种新器官

2018年4月1日/生物谷BIOON/---多年来,科学家们对组织进行固定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便更好地理解身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坎西奈山医学院和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体内显微镜技术证实人体间质(interstitium)---细胞之间的空间---要比在组织固定的载玻片中观察到的密集堆积的结缔组织更加类似于散布着液体的胶原蛋白束网络。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3月27日在线发

2018-04-01

MIT 科学家打造“人体芯片”:模拟十种器官对药物反应

3 月 16 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打造出一种革命性的新装置,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未来进行药物测试的方式。这种书本大小的装置被称为“人体芯片”,它能够容纳多达 10 种人造“人类器官”。科学家们也已经创造了一些类似的“器官芯片”、“生理周期芯片”和“干细胞芯片”。但是与那些芯片不同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打造的这种微流体设备能够模拟药物对几大重要器官的影响,而不是针对肝脏等单一器官。据麻省理工

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