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LCMP:首次发现致幻觉药可抑制哮喘症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DOI的致幻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小鼠
爱荷华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治疗哮喘症新靶点
2013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定位了一种与心脏病相关的关键酶可提供治疗哮喘的新药物靶点。这种叫做CaMKII的酶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并在氧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假设CaMKII在呼吸系统中也起到类似作用因而可以引发哮喘。 现在哮喘症已经影响到全球数十亿人的身体健康,仅在美国就有8.5%人口患有哮喘症。
PNAS:抑制哮喘相关炎症的简单分子
近日,研究发现治疗哮喘的新候选药物:基于糖的简单合成分子能有效地抑制支气管炎症,而且比当前广泛使用的处方药能在更早期阶段发挥作用。在对小鼠的研究中,硫酸艾杜糖醛酸可防止粘液分泌过程的发展、降低炎症等。
可减轻哮喘发作与过敏的药物
一种被称作quilizumab的实验性药物或能通过在病人中降低某种叫做E型免疫球蛋白(IgE)的炎性蛋白浓度从而减少哮喘及过敏症状。早期阶段的临床试验提示,该药会在某一天成为一种对数百万罹患严重哮喘或过敏者有效的治
:两种嗜热型真菌基因组被破解
使用生物燃料替代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想法,看上去很美,但落实起来困难很多。其中重要挑战之一是,至今没有找到经济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 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燃料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一些国家已经把生物燃料的产量写入国策,比如美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前美国生物燃料的年产量要达到360亿加仑(约1.36亿立方米)。 转化纤维素,需要生物催化剂——酶来帮忙,酶的来源是真菌。
科学家发现抗哮喘老药新用途
7月29日,《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研究的有关老药新用的最新成果。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类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造成青壮年人瘫痪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哮喘治疗药lebrikizumab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罗氏公司宣布,其在研哮喘治疗药物lebrikizumab在II期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其是阻止白细胞介素-13(IL - 13)细胞因子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在该项研究中,lebrikizumab治疗可显著增加成人哮喘患者的FEV1(衡量肺功能),这些患者吸入corticosteriods (ICS)不能充分控制其症状。安慰剂组和治疗组的不良事件整体发生频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