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技术有望修复受损心脏组织
PLoS ONE:揭示神经肌肉障碍和嗅觉缺失的关联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寒冷和呼吸道感染可以引发嗅觉和味觉能力的改变,但是嗅觉和味觉的改变或许也是神经变性疾病的初期征兆,如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等。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嗅觉损伤和重症肌无力(MG)疾病之间的关联,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的自体免疫神经肌肉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脉动疲劳和肌肉无力等症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J Am Heart Assoc:基因疗法治疗受损心肌
2013年1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心脏病发病期间,心脏血液供应被切断,导致心肌坏死。该损伤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事实上,大多数心脏病发作的病人会发展成心衰。 如何修复受损心肌细胞从而增强心脏功能是心脏病领域一个重要的问题。Rosengart教授研究组采用大鼠做模型研究该问题。
Cell:探索神经细胞如何配备嗅觉受体
自然界中存在成千上万种气味分子,动物对这些气味分子有着惊人的识别能力。鼻中的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sensory neuron,OSNs)可以直接感知气味传送分子,然后向大脑发生信号。人类中有1000多种不同类型的OR基因,广泛分布于两条染色体上;小鼠、狗和其他的动物则有更多的OR基因。然而很久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疑惑于,每个神经细胞如何只配备一种类型的嗅觉受体(OR)。
:MS患者情绪调节能力受损
2014年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不太能调节自己的情绪,生活质量较差比谁没有病的人,根据开展阿伯丁大学的研究。MS目前影响到大约10万人,在英国和,苏格兰有疾病在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之一
Mol Biol Evol:张亚平等家犬嗅觉受体基因研究获进展
家犬作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者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家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由于其经过了驯化和品种培育两个重要的群体历史阶段,并且在家养哺乳动物中形成了最具多样性的品种,因此家犬一直是研究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重要模式生物。中国最为家犬的驯化地,不仅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且由于其庞大的乡村狗种群数量,为研究家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材料。
Nature:科学家揭示心脏受损后心肌再生的细胞学机制
2013年6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在6月19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称,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观测了斑马鱼心脏心室损伤后的动态细胞学事件。该发现表明心脏中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具有可塑性,换句话说就是能够转化成新类型的细胞。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Neil Chi博士称,该研究更重要的发现是在心肌受损后有一种细胞能够再生心肌。
PNAS: 新药能够保护AD病人受损突触
2013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美国Sanford-Burnham医药研究院科学家首次试验了一种药物,该药物能够使AD病人脑中突触功能得以恢复。该药物称之为NitroMemantine,与两个FDA认证的药物一起能够阻止AD病人脑中的一连串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连接破坏,记忆损失和认知功能下降等。 突触是神经元相互连接的结构,AD病人中突触会随着病程越来越少。
科学家首次证实蜻蜓也有嗅觉
蜻蜓是一种令人吃惊不已的动物。它们有六条腿,但其中的大多数不能行走。蜻蜓的眼睛由3万个微小的接受器组成,能察觉紫外线。尽管它们缺乏具备正常嗅觉所需的脑结构,但一项新研究发现,蜻蜓可能利用气味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