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暨南大学张灏团队在唾液中发现食管癌踪迹!
食管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七,癌症死亡率排名第六的恶性肿瘤,已经导致了极大的医疗和经济压力,其中90%的食管癌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并伴随淋巴结转移,这导致ESCC的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20%[1–3]。早期发现和诊断ESCC,是防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液体活检在非侵入性癌症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它主要基于来自癌症
PNAS:利用蜱虫的唾液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炎性疾病
来自澳洲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蜱虫唾液中发现的一种天然蛋白—evasins或能被修饰后用来阻断人类炎性疾病中重要蛋白质的活性,比如关节炎、哮喘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Science:发现婴儿会通过唾液共享辨别亲密关系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形成了以依恋、义务和相互反应为特征的“厚”关系。对婴儿在共用餐具、接吻或其他涉及分享唾液的互动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婴儿能够通过共享唾液辨别亲密关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起初是不知道哪些关系是亲密的、有义务的,所以他们会使用行为线索来推断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人们通常将关系分为“亲”和“疏”两种,“亲”关系的特点是强烈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Science子刊:在家就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唾液中的新冠病毒及其变体
2021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随着SARS-CoV-2 Delta变体(B.1.617.2)对未接种疫苗的人群造成破坏,以及COVID-19病例在世界各地激增,这种大流行病远未结束。尽管在过去一年半里SARS-CoV-2诊断测试的发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绝大多数患者的样品仍然必须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这拖慢了COVID-19病例追踪的速度。如
J Pathol:首次发现SARS-CoV-2在唾液腺中感染和复制
2021年7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病毒在唾液腺中感染和复制。他们在对死于COVID-19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的微创尸检过程中,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唾液腺样本,发现专门从事唾液生产和分泌的组织是SARS-CoV-2的储存库,从而放大它的感染潜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的Jou
基于稀土纳米荧光探针实现唾液肿瘤标志物即时检测
早期准确、灵敏地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于降低其死亡率十分重要。人体唾液中含有几十种生物标志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电解质和激素等,可提供有关口腔和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因此唾液检测在癌症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唾液检测的显着优势在于安全无创地收集唾液,减少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此较适用于现场即时检测(POCT)。然而,由于
Science子刊:利用智能手机超灵敏定量检测唾液中的新冠病毒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一种基于唾液的便携式智能手机平台为COVID-19测试提供了一种超灵敏但易于使用的方法,它可以在15分钟内给出测试结果,而无需进行当前金标准所需的资源密集型实验室测试。该方法在12名COVID-19感染者和6名健康对照者中进行了测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2月11日在线发表期刊上,论文标
英国将开展唾液样本检测新冠病毒技术第二阶段试用项目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日前表示,一种基于唾液样本的快捷新冠病毒检测技术近日将在南安普敦市多所学校开展第二阶段试验性应用,以进一步验证这种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受试者只需自行把唾液样本存储在采样容器中,放在指定地点,或等待专人上门收集。实验室将分析这些唾液样本,受试者可在48小时内获得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这个项目获得英国政府支持,由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主导开展。在此前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