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发文:乳腺癌治疗潜在药物靶点

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PRMT1 是乳腺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的直接靶点。

2025-04-06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运动不足以抵消含糖饮料对心血管的伤害

该研究显示,与流行观点相反,运动锻炼的益处并不能抵消饮用含糖饮料所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4-02-11

哈佛团队发现,植物油与死亡风险降低16%有关,菜籽油也能行

基于美国三个队列超过22万人的33年随访数据发现,与吃黄油最少的人相比,吃黄油最多的人死亡风险升高15%;而与吃植物油最少的人相比,吃植物油最多的人死亡风险下降16%。

2025-03-17

哈佛团队发现,植物油与死亡风险降低16%有关,菜籽油也能行

用等量的植物油总替代10克/天的黄油,预计可使死亡风险降低17%(HR=0.83;P<0.001),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7%(HR=0.83;P<0.00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没有统计学意义。

2025-03-18

Science:哈佛科学家揭开毛发哺乳动物抖水反应的神经秘密

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基本行为的理解,还克服了一个重大障碍——了解脊髓内部发生了什么。

2024-12-11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缺氧可延长寿命并改善大脑功能

最近在玻利维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高海拔地区,90岁和百岁老人的数量显著增加。此外,成年后搬到高海拔地区可能对健康有益。

2024-02-06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利用携带天然病毒形式的昆虫媒介对水稻进行自然感染,证明了病毒衣壳蛋白(CP)被水稻的 RING1-IBR-RING2 型泛素连接酶(RBRL)感知。

2025-03-15

2025年首篇Cell: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合作揭示GPCR质子感知及演化机制

该研究从进化、功能和结构角度,阐释了不同物种GPR4在质子感知中的共同机制以及物种特异性的独特机制,进一步描述了特定的质子感知GPCR是如何进化以适应不同生物的不同生活方式。 

2025-01-07

哈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是连接童年逆境与抑郁症的桥梁

基于人体血液的表观基因组DNA甲基化数据、童年经历和抑郁状态等数据,找到了70个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s)位点,并发现它们可以解释逆境与抑郁症状之间10-73%的相关性。

2024-12-09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