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每天两杯咖啡或可防认知下降!126个月前瞻性调查,喝咖啡与认知能力下降更慢、β淀粉样蛋白沉积更少有关

  咖啡其实含有非常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咖啡因、绿原酸、多酚等。有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咖啡对中风、心衰、帕金森病等疾病存在益处。近期,发表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一项随访了12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发现, 喝咖啡与部分认知能力下降减缓以及β淀粉样蛋白(Aβ)积累更慢有关[1]。我们知道,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蛋白之一,这

2021-12-14

咖啡或茶,或咖啡+茶,都能降低中风和痴呆风险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并还在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一桌搓麻将的人里就有1个人是高血压。真的是触目惊心!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它会显着增加脑卒中(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风是危及生命的

2021-11-18

咖啡虽续命,喝多也会病!咖啡代谢物与肾病相关

  咖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80%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饮用一种含咖啡因的饮料。据估计,全球每天消费30亿杯咖啡。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们饮用以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过去的多项研究表明,定期喝咖啡可以带来很多健康益处。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影响全球约7亿人,中国大约有1.2亿患者。肌肉萎缩导致身体不活动,增加

2021-11-08

《科学》子刊:紫杉“捧杀”癌细胞!

 紫杉醇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只有大概半数的乳腺癌患者在紫杉醇治疗后能够达到缩小肿瘤病灶的效果。由于目前没有能够预测患者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医生很难确定紫杉醇对乳腺癌患者是否有效。近日,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Beth Weaver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1]。他们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

2021-11-19

Nat Cell Biol:科学家揭示磷脂酰肌转移蛋白在内体融合中的作用机制

 内体(endosome)是细胞质膜内吞作用形成的膜结构囊泡,参与细胞代谢、神经递质的释放、激素分泌等多项重要生命活动。内体融合是内体发挥相关功能的重要环节,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证实高尔基复合体系统在内质网系统(endoplasmic reticulum,ER)相关的内体融合及内体磷脂转化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相关研究发

2021-12-08

Front Aging Neurosci:喝咖啡或能降低机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来自伊迪斯科文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长期研究发现,摄入大量咖啡或许会让你不太容易患上阿尔兹海默病。

2021-11-29

紫杉脂质体在晚期肺癌的免疫联合化疗中表现突出

近些年全球肿瘤治疗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在肺癌领域。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介入,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癌患者仍然占了晚期肺癌患者的大多数,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患者从免疫治疗中的生存获益有限。

2021-11-18

JAMA Network Open:适度摄入咖啡因或与孕妇机体健康风险无关

2021年1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基于对胎儿健康的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女性将咖啡因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200毫克以下,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咖啡因对孕妇健康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题为“Assessment of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Maternal Cardiome

2021-11-18

咖啡及喝茶或与机体中风和痴呆症风险降低直接相关!

来自中国天津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50-74岁之间的健康人群进行研究后发现,喝咖啡或喝茶与机体中风和痴呆症风险降低直接相关,而且喝咖啡还与中风后痴呆症的风险降低有关。

2021-11-24

Marine Drugs:研究发现马尾藻甾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近期,Marine Drug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应浩研究组合作发表的题为Saringosterol from Sargassum fusiforme Modulates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Alleviates Atherosclerosis in ApoE-Deficient Mic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