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evelopment: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研究组在细胞吞噬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12月3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研究组以Residual body removal during spermatogenesis in C. elegans requires genes that mediate cell corpse clearance为题,在最新一期 Development 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文中报道了线虫精子发育过程中残余体的清除与线虫中凋亡细胞的清除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2012-12-04

2012年第十三届杨奖获奖候选人公示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消息:2012年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通过初评和终审,评选出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领域十位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根据吴杨奖章程,获奖候选人名单将从2012年8月24日至9月24日在吴杨奖网站、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及有关学会、协会网站公示一个月,征求学界和公众意见,各方无异议后成为获奖人,颁发吴杨奖。

2015-03-27

杨奖新增基础医学奖 施一公邵峰获奖

被人称之为“中国医药最高荣誉”的“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昨日(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颁奖典礼

2015-03-26

缅:p53及其家族蛋白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

 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吴缅教授介绍了p53及其家族蛋白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p53是迄今为止细胞中最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人类50%以上的肿瘤细胞中都发现有它的缺失或突变。

2015-05-04

以岭院士等为防治心脑血管病辟新径

近日,由以岭医药研究院为第一承担单位,吴以岭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联合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等9家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部分院士等有关专家学者共同论证了项目的实施方案。

2015-03-26

灏:个体化用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势在必行

编者按: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人类较全面的掌握了自己的遗传信息,促成了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作为转化医学的重要方面,个体化用药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日前,在上海召开的"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带头人以及个体化医疗的奠基人和倡导者之一--周宏灏院士对我国目前的个体化医学的实施和现状做了分析。

2012-11-22

许智、饶毅、顾红雅透视转基因:事实为据,不避锋芒

毋庸讳言,转基因争议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观感最差的公共话题之一。一些参与者的话语方式带着强烈的文革遗风。在这种氛围里,大多数中国科学家都回避矛盾,对于介入公共事务心存疑虑。许智宏、饶毅、顾红雅三位教授近日

2015-03-26

昆泰高管将在摩根丹利全球医疗保健大会上发表演讲

2013年9月9日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美国商业资讯)--昆泰公司(Quintiles)首席执行官Tom Pike和首席财务官Kevin Gordon将在于2013年9月9日在纽约州纽约君悦酒店(Grand Hyatt New York)举办的2013年摩根士丹利全球医疗保健大会(2013 Morgan Stanley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上发表演讲。

2013-09-02

辰冰:建议生物仿制药领域出台适合国情的审批通道

今年被称为是药品专利过期年,国内将有千亿元的仿制药市场空间。这对国内企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中国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仿制药大国,尽管国内仿制药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然而目前整个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秩序相对比较混乱,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等。

2014-05-26

绿色王国的躬耕人生:植物"活字典"征镒院士

他是当今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他长年在野外工作,用“脚底板”发现植物,时常遭遇危险,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 “极命草木”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有吴征镒院士亲笔书写的八个字“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这也正是他毕生的事业追求。 吴征镒与植物结了一辈子的缘。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