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基因有望研制新型止痛药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在受伤时不会感知到身体的疼痛,科学家通过分析这些患者的基因有望研制新型止痛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位不会感觉到生理疼痛的女孩将有助于研究人员鉴别紊乱疼痛感觉的基因突变,这项发现将用于研制阻止疼痛信号的新型止痛药物。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无法感受到生理疼痛,导致自己的身体经常遭受伤害,例如:皮肤被严重烫伤,在无意识下接触某些炽热物体。
BioRes Open Access:内耳干细胞有望用于恢复听力
螺旋神经节细胞对听觉至关重要,其在内耳的不可逆变性常见于大多数类型的听力损失中。成年螺旋神经节细胞不能再生,然而,在小鼠模型中新的证据表明,存在于内耳的螺旋神经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能生长和诱导分化成
Nature:基因缺失决定鳕鱼独特免疫系统
规模化养殖大西洋鳕鱼是一些水产专家的梦想,但苦于细菌感染等问题难以成功。挪威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现可能帮助消除这个障碍,他们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大西洋鳕鱼的免疫系统非常独特。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大西洋鳕鱼缺少一些对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基因。
工商总局部署检查燕窝市场 燕窝国家标准商缺失
日前,浙江市场上被检出高含量亚硝酸盐的“问题血燕”。8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全国开展对流通环节燕窝市场的专项检查,记者从北京一些专卖店、药店得知,被浙江曝光的“燕之屋”北京多家门店不再销售血燕。 工商总局部署检查 针对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抽检结果,8月16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食品流通监管司通过官网发出通知,部署全国工商开展流通环节的燕窝市场专项执法检查。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科学家揭示记忆缺失和个体抑郁之间的关联
来自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抑郁和记忆缺失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依赖于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
中科院等查明哺乳动物进化出灵敏听力的原因
中科院等查明哺乳动物进化出灵敏听力的原因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出土于我国辽西的化石,发现了哺乳动物如何进化出灵敏听力,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津,其他研究人员包括王元青和李传夔。
Devel Cell:科学家揭示机体心脏瓣膜缺失的遗传分子机制
刊登在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波恩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关键基因Creld1对于小鼠的心脏瓣膜发育非常关键,而在人类机体中也存在和Creld1类似的基因,本项研究对于理解个体心脏瓣膜缺失的病理学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